陶渊明也不在意,答说:“行!到时再请你喝酒!”
说完他才对颜延之自嘲道:“那我也就不用‘带月荷锄归’了。”
【而儒家是推崇出仕做官的,《论语 ·子张》中说道:“学而优则仕。”所以我们很难说陶渊明去做官就完全只是为了生活所迫,一开始他肯定还是有建功立业的想法的,这样的想法是深深地刻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血液里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在《杂诗》其五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回忆“我”小的时候,那时候没什么快乐的事但是整天还是乐呵呵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当时胸怀天下,渴望着展翅高飞。】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等了几日,终于等到了陶渊明。
“无乐自欣豫……”
他年少时亦是如此,在眉州那段和子由一起跟着母亲读书的日子仿佛从未有过任何烦恼。
然,谁家少年又不想四方遨游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完本神站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