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穿越1800年 > 第 235章 禁止民间持有火器

第 235章 禁止民间持有火器

为了防止起义军获得火器,皇帝陈兴在一次深夜的御前会议上沉着脸下令,彻底收缴民间所有火器。`午*4_墈^书+ +无+错.内^容\这个决定并非仓促而起,而是经过了长达数日的密议与权衡。朝堂之上,兵部尚书多次强调,起义军虽尚未形成燎原之势,但若任其发展,尤其是掌握了火器装备,后果将不堪设想。

烛火摇曳,映得皇帝的脸色愈发阴郁。他身披玄色龙纹长袍,端坐于高台之上,双目低垂,似在思索,又似在压抑某种情绪。殿内气氛凝重如铅,众臣屏息以待。片刻后,他缓缓开口:“不能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日起,全国上下,凡私藏火器者,一律查办。”

这道圣旨一出,整个帝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猛然收紧。`n`e′w!t?i.a¨n,x_i-.^c*o′m!由于暂时未能揪出背后支持起义军的幕后黑手,这道命令便显得尤为紧迫。朝廷迅速派出大量巡防司人员,配合各地驻军,在城中挨家挨户搜查。街道上,士兵的脚步声和破门声此起彼伏,百姓们惊恐地躲在屋内,不敢多言一句。那些曾为自保而购置猎枪、火铳的人家,此刻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武器被夺走,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除极少数特殊身份者——如边境守卫、皇室护卫、猎人等——可持特许的“持枪证”外,其余人等一概不得保留任何火器。即便是地方民兵队伍,也受到了严格的弹药管控,原本充足的补给如今被削减至最低限度,仅能维持日常训练所需。!g+u+g+e\y/u_e!d?u·.?c.o?m·

对于猎人而言,虽然仍可合法持有火器,但每支枪都必须登记造册,且每隔三个月需亲自前往县衙报备枪械状态与使用情况。若有损坏或遗失,须立即上报,违者轻则没收武器,重则以通匪论处。许多老猎人对此极为不满,他们世代靠山林为生,火器是生存的保障,而非作乱的工具。但在铁血政令面前,再烈的脾气也只能吞进肚里。

某日清晨,北境边陲的一座小山村中,年过五旬的老猎人李三槐站在自家院门前,望着天边初升的朝阳,手中紧握着那杆陪伴他十余年的火铳。铳管己被岁月磨得发亮,扳机扣痕深深,仿佛刻着他一生的风霜。他叹了口气,将火铳轻轻放入木匣,锁好,转身走向县城方向。今天是他第三次去县衙报备的日子,也是最后一次。

他知道,自己迟早会被迫交出这把枪。与其等到那一天,不如趁着尚有一丝尊严时,亲手送它归库。

这一系列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几个月后,起义军在几次小规模冲突中明显感到火力不足,面对正规军时愈发吃力。他们试图从民间获取资源,却发现早己无枪可用,甚至连基本的火药都难以筹措。

与此同时,各地关卡与要道的站岗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一名士兵便可值守的岗位,如今必须两人以上共同看守,以防有人趁机抢夺枪支。夜晚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巡逻队频繁往来,仿佛整个帝国都在绷紧神经,警惕着来自暗处的威胁。

这场浩大的收缴行动持续了半年之久,最终绝大多数火器都被集中收归国有,存入兵部武库。虽然过程不乏血腥与混乱,但在皇帝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他成功切断了起义军最致命的一条补给线。

而在那遥远的山林深处,起义军首领站在营帐外,望着夜空中稀疏的星辰,久久未语。他的身影被篝火映照得斑驳陆离,面容隐没在黑暗之中,唯有眼神依旧明亮如刀。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身边副将低声问道:“接下来怎么办?没有火器,我们如何与朝廷抗衡?”

首领沉默片刻,忽然伸手折下一截枯枝,在地上划出一道弧线:“既然他们想用铁腕断我们手脚……那我们就学蛇,先钻进土里,再伺机而出。”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如铁:“火器不是唯一的路。人心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