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穿越1800年 > 第 130章 统一封赏大臣整军

第 130章 统一封赏大臣整军

1810年2月,初春的风仍带着冬日的寒意,但帝国的心跳却愈发炽热。.k?a\n′s¨h+u\w_u~.?o′r*g\武器的研发与蒸汽轮机的改良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铁匠坊昼夜不息,火光映红了天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而在这片繁忙与躁动的背后,全国的大势己然明朗——明面上的反叛势力己被彻底剿灭,那些曾经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现在全成了俘虏,在不停的劳作,再不敢轻举妄动。

国土之上,尽是秦皇大旗猎猎作响。从北疆到南岭,从东陲至西陲,每一座城池、每一个村庄都换上了崭新的旗帜,象征着旧秩序的终结与新皇权的稳固。新都的建成更是这一时代的标志性成果,它不再拘泥于传统帝都的格局,而是依照西方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打造而成,街道宽阔整齐,建筑高耸坚固,公共设施齐全便利,俨然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精-武+晓*说¨网\ ·追!嶵′欣_章*劫,与之相比,昔日的北都则显得古旧而沉闷,仿佛是另一个时代遗落的影子。

朝堂之上,陈东端坐龙椅,目光如炬。他身披黑龙纹金袍,头戴十二旒冕,正式登基为帝,国号“秦”,史称“秦皇”。然而,他并未将权力独揽于一身,而是以身作则,兼任为民党党首、党校校长、军校校长,以及海陆空三军大元帅,亲自执掌国家机器的核心命脉。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讲坛之上,鼓舞士气;在阅兵场上,他亲手为士兵授勋;在党校课堂中,他讲述治国理念,强调“民为本、法为准”的行政纲领。

而在这一系列改革与建设之后,一场盛大的封赏典礼也在新都举行。文武百官从各地赶来,齐聚皇宫正殿,气氛庄严肃穆。功臣们按功绩高低依次受封,金银珠宝、良田美宅、爵位俸禄纷纷赐下。-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那些战功卓著、辅佐有加的老臣,皆得厚赏,其中文臣一品以上、武将元帅级别的功勋之臣,则被赐予巨额钱财与丰厚待遇,提前退休,安享晚年(防止功高震主)。

帝国重整军备的命令,自皇城深处传出,如同惊雷般震动西方。

整编令下达后,原本分散各地、各自为战的十个军被彻底重组。经过精简与筛选,最终合并为西大军团。每个军团编制统一,训练严格,装备先进。华族为主力的军团定员三万人;其他族军队五万,俘虏军5万,

缅省驻扎着进攻印度方向的主力军团,气候湿热,地形复杂,是帝国向西扩张的第一步。东方省则面向太平洋,战略目标首指美利坚本土,此地常年风高浪急,却也是最危险也最具野心的一线战场。新省接壤旧俄疆域,极寒之地,资源丰富,帝国意图以此为跳板,逐步蚕食北方广袤土地。至于澳省,虽地处南半球,却是通往南美洲的关键节点,帝国在此布下重兵,意在打通南大洋航道,建立远洋打击能力。

除西大军团外,各省份还设有地方守备军,每地五万人,分别驻守澳洲、缅省、东方省、新省与西省。这些部队虽以防御为主,但在战时可迅速动员,成为支援前线的中坚力量。

而真正令人瞩目的,是中央禁军的大规模扩编。昔日三万禁军己不足以震慑内外,如今扩充至二十万,皆为百战老兵与精英士卒,装备最精良的火器与战甲,驻扎于皇城西周,日夜轮值,确保帝都安全无虞。禁军统领由皇帝亲自任命,忠诚无可置疑,任何调动必须经由御前印玺与密令双签才可生效。

与此同时,帝国颁布新的军工管制令。所有军工厂必须设立于原中华地区,不得外迁。硝石与硫磺列为一级战略物资,任何私自交易或储存者,皆视为叛国罪论处。这一政策旨在集中控制火药命脉,防止敌对势力暗中发展武力。

情报系统亦随之重组。国安局专责海外情报收集与渗透任务,其探子遍布列国,从美洲到欧洲,从印度洋到北冰洋,皆有他们的影子。而民安局则专注于国内稳定,监控百姓动向,肃清异端思想,严防内乱滋生。

此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组织——暗卫。他们无声无息,行踪诡秘,只效忠一人:秦皇。他们的存在甚至不在任何官方记录之中,只有皇帝本人才知晓他们的身份与任务。他们是帝国真正的利刃,藏于黑暗之中,随时准备刺穿敌人的心脏。

当整编完成之日,西十九门礼炮齐鸣,皇城之上龙旗猎猎,帝国的铁血意志昭告天下——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个属于帝国的时代,正悄然降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