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坐在书房里,手中拿着一份刚送来的军报,眉头紧锁。^x^i!n·2+b_o!o,k\.*c*o/m_广西地盘虽己拿下,但毕竟地方小,资源有限,再加上满清的封锁日益严密,几万大军的粮草和军饷己经快要拖垮整个根据地。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际,心中思绪翻涌。
“再这样下去,不等满清打过来,咱们自己就先垮了。”他低声自语。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亲信将领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几张账册。
“大人,这是最近一个月的开支明细,银子己经见底了,粮食还能撑个半月。”
城东接过账册,翻开几页,脸色更加沉重。他合上册子,缓缓说道:“广西太小,养不起这么多人。_齐,盛!暁/说\徃_ !醉-薪¨蟑,結¨庚·歆/筷`得想办法另辟财路。”
“您的意思是……”
“澳门那边还有些门路。”城东眼神一凝,“洋人最爱金银珠宝,只要有钱,他们连亲爹都敢卖。我们手上不是还有从桂林、柳州收缴的那些金银细软吗?拿去换粮食、火药,能撑一阵是一阵。”
那将领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迟疑:“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不是。”城东冷笑一声,“所以我打算动越南。”
“越南?”将领一惊。
“不错。”城东踱步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中越边境,“那里地形熟悉,兵力薄弱,而且跟我们接壤。打下来不仅能补充物资,还能扩大地盘,招兵买马。?1\3?x!s!.~n¨e`t·读书人总说什么国际关系、什么大义名分,可我陈东只是个起义军头领,要的是实打实的粮食和弹药!他们要是真有意见,那就去找满清理论去吧。”
陈东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他望着广西的地形,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南下攻打越南的时候,满清趁机从广州、江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出兵,进攻广西腹地,那该如何是好?广西虽为边陲要地,但兵力有限,若被清军多路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他来回踱步,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一旁堆放的水泥袋上,心中灵光一闪——对啊,我刚刚研制出的水泥,还没来得及派上大用场,这不正是时候?
他立刻叫来几名亲信将领,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可以在广西所有进出要道的关键关口,建起坚固的堡垒。每个堡垒之间互为犄角,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怎么建?”有人问道。
“用水泥!”陈东语气坚定,“在关键关隘处,每条必经之路布置三座堡垒。堡垒高十米,厚一米,顶部也有一半米厚,足以抵御炮火轰击。而为了增加强度,我在水泥中加入竹子作为骨架,这样既能增强韧性,又能节省材料。”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纷纷点头称奇。
“就算清军调来红衣大炮,或者偷学了我们的‘没良心炮’,想用火药包炸开城墙,也不怕!这种水泥结构不怕火攻,也不易崩塌。”陈东越说越兴奋,“只要我们储备足够的火药和弹药,配备足够的守军,哪怕他们出动十万大军,也休想轻易踏进广西一步!”
一名老将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此计可行,但需尽快动工。时间紧迫,若清军真有动作,我们必须抢先一步布防。”
“没错。”陈东点头,“明日就派人分头前往各关口,测量地形,选点施工。同时调集工匠、民夫,全力赶工。水泥运输也要安排妥当,确保供应不断。”
水泥简首神奇,几天堡垒就建好了。
清晨的阳光洒在刚刚完工的墙面上,泛出一片灰白的光。几名工人靠在一旁的铁锹上喘息,脸上却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座原本计划要建半个月的堡垒,竟在短短几天内拔地而起。墙身结实、棱角分明,仿佛是大地本身生长出来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