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来呗。^z¨h¢a*o_h/a\o~z^h^a~n,.?c¢o-m-”
“还能拦着他们不成?”
朱雄英咔嚓一声,将杯子放在桌子上。
整个人慵懒的躺在躺椅上,表情悠闲自在。
“其实前两天朱允炆的话并没有说错,大明百姓不该分三六九等。”
“只不过,户籍制度不是我能置喙的事,但是至少在兑换棉布的时候,无论是勋贵还是普通百姓,都要一视同仁。”
“是皇孙殿下。”
徐允恭认真的纠正着朱雄英的措辞。
“朱先生,天子脚下,说话要谨言慎行才是。”
“再怎么说,小殿下也是如今的太子长子,虽然没有封王,但也要有尊称才是。”
“一个称呼不好,有可能会大祸临头的。”
看着徐允恭如此认真的表情,朱雄英不由的坐直了身子。
这位二代魏国公。
确实有一些君子风范。
至少,以堂堂国公之尊,他是没必要跟自己说这番话的。
“国公,谨受教。”
朱雄英认真点头行礼。
不管以后,他会不会和这位魏国公在战场上相逢。
但是此时此刻,这一番好意,朱雄英要领。
“朱先生言重了。”
徐允恭也是微笑点头。/w*a′x?s\w`.*c~o`m?
几次相处,徐允恭也发现这位朱先生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接人待物,如沐春风。
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有什么区别对待。
尤其是在这几日和朱雄英的聊天过程中,徐允恭惊喜的发现。
这位朱先生在兵法一道,也有相当难得的见地。
而且和自己一样,都是兵形势的拥簇
这甚至让徐允恭觉得,有了那么几分知己的感觉。
一念至此,徐允恭想了想,终究开口说道:
“朱先生。”
“若是仓库里的布匹不够,而那些商人又出尔反尔,不肯赊账的话……”
“本公可以出面,去规劝一下淮西勋贵,暂缓兑换宝钞。”
朱雄英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允恭。
能做出这个许诺,证明徐允恭确实是尽力而为了。
并且朱雄英能感觉到徐允恭的亲近之意。
虽然两人的岁数相差的有点大。
但是对于这个中正直率的魏国公。
朱雄英也颇有好感。
“事实上国公,布匹的缺口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大。”
朱雄英想了想,还是决定跟徐允恭透点风。
至少不要让这一位魏国公的一腔热情打了水漂。
“银行不仅提供宝钞和布匹的单向兑换。?m·a!l,i′x\s~w!.?c?o~m?就算有人想用布匹来兑换宝钞,也是不受限制的。”
“这样一来,等到宝钞的价值稍稍提升之后,自然有商人能够看到利益。”
“毕竟……商人逐利。”
“等到商人认可了银行主动把布匹存进来,换成方便携带的宝钞之后。”
“银行里的宝钞和布匹,便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原来如此!”
徐允恭恍然大悟。
看向朱雄英的目光越发热切。
“果然朱先生腹有锦绣。”
“是我多虑了。”
“国公客气,都是为了宝钞改革而已。”
“呵呵,朱先生也客气了。”
“若是朱先生看得起徐某,就不要称呼国公了。”
“在下愚长几岁,便厚颜为兄了。”
朱雄英转头,看着笑的灿烂的徐允恭。
想了想,脸上浮出一个笑容。
“那我就厚颜叫一声兄长。”
“唉,贤弟!”
徐允恭笑逐颜开,表情越发的亲切。
他上前一步,和朱雄英并排站着,目光扫过楼下那如长龙般的队伍。
“贤弟今晚,不妨到愚兄府上坐坐?”
“我还有个不成器的弟弟,介绍给贤弟认识。”
然而朱雄英摇了摇头,指了指脚下长龙。
“过段时间吧兄长,你看下面还有这么多人。”
“愚弟今天晚上,打算去各个布庄里坐坐。”
“兄长说的有理,既然明天开始有勋贵前来兑换的话,那么想必到来的宝钞不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