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革宝钞的决定,也如同一阵风般传遍了金陵。
每个人都知道。
闹市区里,那个叫做银行的三层小楼。
就是未来兑换宝钞的所在。
直到十日过后。
整个金陵翘首以盼的银行终于开门。
开门当日,黄子澄早就将家里的宝钞归整起来,装了整整一箱。
在其他人都观望的时候,乔装改扮,第一个踏入到了银行中。
最开始,黄子澄还害怕自己被能认出来。
然而当他一步踏入银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个木栅栏的柜台。
柜台后面,端坐着一个个帐房先生。
每个人手边都摆着长长的算盘,面容严肃。
而且,在几个柜台之间,房梁下面,还用一根根铜丝,相互串联起来,不知道是何作用。
“您好,您是要来兑换宝钞吗?”
还没等黄子澄看完银行的布局。
旁边,一个穿着板正的小厮便走了过来,礼貌又不卑微的询问着。
看着这一个凑过来的小厮,黄子澄只觉得,此人和各个衙门当中的小吏截然不同。
没有那些小吏的油滑之气,但却比那些小吏多了几次灵动。
也不知道是哪来的人。
不过,黄子澄没忘了自己来的初衷。
面对着小厮的询问,他连连点头。
故作严肃的清了清嗓子说道:
“没错,你们在哪里兑换?”
小厮稍显意外。
毕竟虽然这十日之内,外面的传言纷纷。
但是真正的布告今天早晨才贴出去。
眼前这位老学究,却像是早已经清楚内情一般。
不过小厮也没有在意,只是伸了伸手,引领着黄子澄,来到了左手边的一排窗口。
“请您把要兑换的宝钞送进窗口。”
“老先生按照规定。发霉,破损的宝钞,会根据损坏部位折价兑换。宝钞兑换,按照当时布匹时价。一日一订……”
“行了行了,话那么多。”
“赶紧给我兑换。”
说着,黄子澄将脚边的箱子打开。
箱子里面满满的都是废纸般的大明宝钞。
一股脑的全部塞入了柜台。
然而出乎黄子澄意料的是,柜台里的账房先生。竟然没有丝毫的意外。
而是轻车熟路的清点起了他的宝钞。
片刻后,只见面前的帐房先生拿出一个木牌,在上面写了几笔之后,对着黄子澄说道。
“这位老先生,您这里的宝钞一共是两千六百四十七贯。”
“您看是否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