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
这段时间,他已经了解了那日朝廷发生的事情。
若不是首辅、帝师、晋王三方势力联手,还保不下他。
“何大人还请起。”
王春生将何知县也就是何文林搀扶了起来,问道:“那许侍郎到底有什么背景,需要朝廷上下一气才能应对?”
“太傅有所不知!”
何文林叹了口气,“这事还是要从文宗皇帝说起。”
文宗皇帝?
王春生眉头微皱。
文宗皇帝,也就是当今那位小皇帝的爷爷,先皇的父亲。
“文宗皇帝有四子,先皇排行第三,但却是嫡长子,所以从小便立为太子。”
“但大皇子年长太子二十岁,自然对这位弟弟不服气,文宗皇帝还在世时,自然能压制住大皇子。”
“便给了大皇子一万铁骑,让大皇子镇守边境,本是流放之策,却不曾想大皇子在边境如鱼得水,短短数年时间,便拉起了十万铁骑。”
何文林叹了口气,“等文宗皇帝自知时日不多,想要解决大皇子这个隐患时,却已经力不从心。”
“后来,文宗皇帝驾崩,先皇登基,大皇子便自立为一字并肩王,与朝廷分庭抗礼。”
“先皇念及亲情血脉,便认了这事,并且下了封王的圣旨。”
“本想耗着等大皇子去世,在将东北收回,结果……”
说到这。
王春生明白了。
结果先皇没当上几年皇帝便驾崩了,只留下了唯一的子嗣,还只有六七岁。
远在东北的一字并肩王,便成了皇位的最大竞争者。
“不错!”
面对王春生的分析,何文林赞同地点了点头。
“按理说,圣上年幼,朝廷又被首辅把持,奸臣当道,只要并肩王揭竿而起,必能直入京都,荣登大宝。”
“若是如此,我大康也还是那个雄踞中原,四方来贺的大康。”
说到这,何文林神色有些怪异了起来。
“只可惜,先皇驾崩不久后,并肩王也得了一种怪病,至今昏迷不醒,如今王府掌权的那位,明面上是并肩王的嫡子,但实际却是并肩王妃,北梁的懿文公主。”
“为了与朝廷平起平坐,懿文王妃自命为东太后,也称懿文太后,身份与当朝太后平起平坐。”
“那东太后年轻时,便被北梁派遣来这大康和亲,却与许侍郎一见钟情,诞下许志平,也就是我那名义上的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