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康朝廷的大小事宜,都是首辅齐政说了算。
所以,管博文一时之间,还真把这存在感不高的小皇帝给忘了。
若他提剑来到太和殿,见到的是齐政,亦或者朝堂其他诸公。
如此举动,做了也就做了。
但他见到的是当今皇帝。
不管这皇帝是不是傀儡,存在感高不高,那终究是大康朝明面上的统治者。
是大康百姓心目中的君父,先天便占据了道义。
如今王府与朝廷还未真的翻脸,他便只能是臣,见了皇帝只能下跪。
如若不然。
那便是给天下人落了口舌,将来并肩王府就算打出清君侧的口号,也会被天下人认为是谋逆。
可别小看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有的时候,他能压垮一个王朝,也能让一个走向衰败的王朝,再次焕发生机。
谁占据了道义,谁便能坐稳这天下。
“哼,管博文,你一个小小的郎中令,却枉顾皇家尊严,在皇宫之中滥杀无辜,妄图行刺当今圣上,你可知罪!”
齐政先发制人,直接一顶行刺当今圣上的帽子便扣了下来。
管博文听得脸色苍白,嘴唇都在哆嗦。
“陛下,这都是误会,臣,臣只是听说宫里有刺客,臣是前来救驾的啊!”
“刺客?”
襄侯站了出来,冷冷一笑,“本侯怎的就没听说这宫里有刺客啊?”
“我看,此刻便是你等吧?”
“尔等身为并肩王府家臣,怕是想刺杀了陛下,好让并肩王来做我大康的皇帝吧?”
“是也不是?”
襄侯这顶帽子,直接扣到了并肩王府的头上。
当今皇帝年岁尚幼,若真有了什么意外,东北那位便是最有实力,也是最有资历荣登大宝的存在。
大康朝廷在民间仍有不少的支持者。
若并肩王府真落得这个罪名,那便彻底失了民心。
“陛下,太后明鉴,臣只是一时冲动,与王府无关,更与王爷无关!”
“臣,臣,臣这就给陛下,给太后一个交代,但愿陛下与太后,明察秋毫,还我王府一个清白。”
都是朝堂上的老狐狸。
管博文如何能不明白。
朝廷暂时还没有与并肩王府翻脸的底气,王府也没有足够的道义取代朝廷。
这王春生一案想要了结,总得有些弃子。
夏侯桀与张屛二人是朝廷的弃子。
他管博文,以及前来京都的使臣,便是并肩王府的弃子。
牺牲他三人,朝廷和并肩王府便能再次恢复那微弱的平衡。
若朝廷三方势力继续内斗,并肩王府倒也不惧。
可如今,这三方明显联手了。
王府那位也得顾虑三分。
“铿锵!”
管博文再次提起那把带血的三尺之剑,这一次刺向的却不是别人。
而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