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回了秦国公府。
他婆娘郭李氏做面好吃的诀窍主要有两点,一是配方与旁人不同。
淡盐水加鸡子和面,面会比较筋道弹性。用八成半的麦粉,混上一成半豆粉,口感会更加丰富。
二是揉面的手法与众不同,手擀面讲究三揉三醒,光是揉面的手法细分开来就有捣,揉,揣,擦,摔五种之多。
另外就是根据制作不同的面食,掌握和面时候的软硬程度,分门别类,不一而足。
李明每天除了认认真真的学习制作面食的手艺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他们十二岁的儿子郭栓子混在一块。
有过卧底经验的他,深知细节决定成败。
往往一些不自觉忽视掉的小瑕疵,落在有心人眼里,就会导致最后的功败垂成。
他给自己卧底身份设定的人设,是祖籍河东的孩子,跟着父母逃难到关中讨生活,父母病故后,生活不下去。
听说河东同乡里出了个西秦皇帝,赶去投奔。
基本编造的身份就是按照栓子为模版,略加改进的,尽力做到九真一假。
所以,李明在暗暗的观察栓子。
以他这种出身的孩子,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有怎样的习惯,会怎样的思考,以最大化的程度避免被人看出破绽。
另外,栓子那口带着明显山西口音的长安官话,更是他主要模仿的对象。
不出两天,李明张口闭口“捏娘滴!捏个球毛!”一嘴的山西味,看的栓子一愣一愣的,说李明说的比他还地道。
就在李明还在苦学“厨艺”的时候,李世民出征了。
隋大业十三年十二月,面对来势汹汹的薛仁杲,李渊命次子李世民,以秦国公的身份挂帅出征,西进扶风。
陇西李氏,终于和西秦薛氏,开战了。
(第二卷完)
这里啰嗦几句。
第二卷结束了,快写了二十万字了。
第一卷主要是场景铺开,第二卷是成长过程,第三卷主角开始卧底生涯了。
薛举的西秦将和李唐在关陇大地上展开决战。
一个卧底,到底能发挥出多少作用?
李世民戎马一生的唯一败绩,到底是否有隐情?
不可一世的霸王薛举,到底被李明用什么手段弄死?
他如何完成复仇?
浅水塬之战中,又该如何帮助唐军获胜?
一切,将在第三卷《关陇风云,秦唐之战》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