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究竟身怀多少惊人绝技和非凡本领啊!”另一名大臣喃喃自语着,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想当初,边境之战中,陆尘初次崭露头角便立下不世之功。”
“而后在阳城一役里,他更是勇冠三军,一举攻破坚城,还亲手斩落了韩国上将暴鸢的首级。”
“不仅如此,他竟然还对我大秦的传统医术进行大胆革新,献出神奇的止血良药,拯救无数伤兵于生死边缘!”又有一位大臣激动地说道。
“如今,就连扈辄这样备受廉颇上将军器重的得力战将,本非陆尘所能轻易抗衡的一流主将,居然也命丧于他手。”
“实在难以想象,陆尘到底拥有何等通天彻地的能耐!”
“依我看呐,此次战役陆尘当之无愧应获首功!”
“所言极是!陆尘实乃上天降下的绝世大才啊!”
朝堂上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对陆尘的赞誉之声,众人皆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充满了敬佩与赞叹之情。
“此人之名,我己耳闻多次,每逢捷报传来,似乎皆有此人身影闪现其中!”有人不禁感叹道。
“犹记得先前所献之止血药,彼时尚未及封赏,而此番竟又立下诛杀韩王之赫赫战功。”
“如此功绩累加一处,即便是往昔那威名震天下的武安君白起,于这般年纪之时,恐怕亦难以获此等旷古绝伦之大功勋啊!”另一人满脸钦佩地补充着。
此时的朝堂之内,百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无一不对陆尘流露出深深的敬畏与极力的推崇之情。
诚然,众人各怀心思,皆深知陆尘如此年轻有为,日后必定会成为秦王心尖上的红人。
假以时日,或可为一方权重之大臣,甚至有望被封为掌控一方疆域的封疆大吏。
“大王,陆尘功勋卓著非凡,理当予以重赏!”只见王绾挺身而出,声音洪亮地高声喊道。
随着他这一发声,其余大臣们亦纷纷附和:“相邦所言甚是!”
“臣等附议!”此起彼伏之声响彻整个朝堂。
一时间,无论朝堂之上分属何派系之人,此时此刻所呈奏之言皆是惊人的一致。
毕竟,陆尘之功勋乃众目睽睽之下所共睹,且他们亦能清晰洞察出嬴政对于陆尘究竟是何等的喜爱有加。
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都坚定不移地认为陆尘将来必定能够成为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
此次在封赏之时,如果有人胆敢站出来提出异议,那么等到日后被陆尘知晓,此人恐怕将会遭受他无情的敌视与报复,甚至可能连当今圣上嬴政都会对其心生不满。
正因为如此,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一致同意。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成功取悦嬴政龙颜大悦,同时也能够避免招来陆尘的仇视。
放眼望去,只见朝堂之上众多文臣武将纷纷附和,表示赞同对陆尘进行重赏。
此时此刻,嬴政那张原本严肃的面庞上逐渐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要知道,陆尘之前所献上来的止血药以及对于医术的革新之举,这两项成就完全不亚于覆灭一个国家这般惊天动地的盖世功绩。
只不过当时嬴政并未立刻对其进行封赏,而是想要等待剿灭韩国之后再一并论功行赏。
如今,万事俱备,东风己至,正是封赏陆尘的最佳时机。
嬴政缓缓抬起手来,动作轻微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刹那间,整个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怀着敬畏之心,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王位上那个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身影。
只听得嬴政用充满威严的声音朗声说道:“陆尘之功劳实乃巨大,理应给予丰厚赏赐。”
“他推行的医术改革,还有所献上的神奇止血药物,皆是旷古烁今的伟大功勋。”
“自从我大秦商鞅变法以来,一首秉持着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的原则。”
“无论是天子贵胄还是平民百姓,亦或是王公大臣,均需一视同仁,绝无任何特例可言!”
嬴政这番话语掷地有声,字里行间透露出将要重重犒赏陆尘之意。
“韩境广袤之土如今己尽数归入我大秦版图,然韩境之地不可无人镇守,寡人意欲册封陆尘为镇韩主将,统领十万雄师。”
“所有投降之韩卒亦皆交由其全权处置,生死予夺之权尽握于手。”
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威严,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朝堂。
“此外,在陆尘现有的十爵左庶长之位上,寡人再赐予他晋升三爵,擢升其中更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