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面色一整,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国公爷!渔阳虽盛,但有一事……愚兄思虑再三,已拖延不得!关乎根本!”
“哦?何事?”邵明珠看向他。
“认祖归宗!”邵续斩钉截铁,“贤弟!你虽功高盖世,权倾朝野,然根之所系,宗庙为本! 我邵氏先祖,追本溯源,乃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康叔封后裔,后因封地‘邵’而得姓!我邵氏在姬周时,也曾显赫一方,领有蓟地,拱卫北疆(暗示与今幽州之地缘契合)!只叹朝代更迭,家道中落,散落四方,流离失所……甚至有族人困顿潦倒,至饿毙荒野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邵续眼中含泪,语气哽咽,带着血脉深处的痛惜:
“然今时不同往日!贤弟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复兴燕地,威震华夏!此乃祖宗护佑,亦是我邵氏全族数百年之气运所钟!贤弟之血脉,乃邵氏主脉嫡传!岂能不入宗谱,不受族人膜拜? 这不仅是全族老少的夙愿,更是安定人心、昭告天下贤弟正统根基的头等大事!”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邵明珠:“愚兄已令人修缮顺天府宗祠,并通知全族尚在之血脉。+l!u′o·q!i-u/y!d!.*c^o+m+蓟城乃我先祖封地,祖坟祠堂皆在左近!恳请贤弟巡视毕渔阳,即随愚兄回顺天府!开祠堂!告天地!祭先祖!入族谱!让天下邵氏共尊贤弟为主!使我邵氏……重归王公之列!”
邵明珠看着邵续激切的神情,再想想渔阳已成根基,北方初定,认祖归宗的确是对内凝聚邵氏人心、对外彰显正统和家族势力的绝佳时机。他微微颔首:“兄长所言甚是。根源之事,不容轻忽。待此间事了,明珠便随兄长回城,祭拜先祖,入归宗谱!”
消息飞快传开。当邵明珠巡视完毕,准备离开渔阳时,整个渔阳郡沸腾了!军民自发涌上街道,箪食壶浆,欢呼万岁(非帝制之万岁,乃对恩主的极致敬意)!燕国公带来的不仅仅是温饱和富强,更是一种浴火重生的希望!
顺天府,邵氏宗祠
巨大的祠堂早已修葺一新,庄严肃穆。门前广场上,密密麻麻跪满了邵氏族人!粗略一看,竟有几百号人!男女老少皆有!有白发苍苍、老泪纵横的耄耋老人,他们颤巍巍地抚摸着粗糙的族谱手抄本但有部分已经残缺,浑浊的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泪光;有壮年男子,身着新衣,神情激动,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横空出世的“族弟/族叔”的无上敬畏和与有荣焉;更多的妇人带着孩子,挤在人群中,好奇而敬畏地望着那位传说中的“活菩萨”、“在世先祖”!
他们大多衣着简朴甚至破旧,不少还带着长途跋涉的风尘。这些人有的从未谋面,有的远隔五服,但此刻因“邵”这个血脉相连的姓氏,从幽冀各地甚至更远的地方跋涉而来。邵氏……曾经的王族,真的复兴了?带领他们走向这一步的,竟是如此年轻的天人?!
当邵明珠的仪仗出现在祠堂街口时,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个高大挺拔、一身玄色简朴常服却难掩威仪的年轻身影上。
“恭迎族长!”邵续作为地位最显的族老(代管),率领众族老率先跪伏于地,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恭迎族长!!”几百号族人齐声高呼,如海啸般响彻云霄!声浪中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激动、臣服与无比的希冀!
邵明珠神色肃穆,在邵续的引导下,缓步踏上祠堂的台阶。两侧的族人纷纷伏低身体,如同迎接真正的君王。台阶尽头,高大的朱漆大门洞开,露出内里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的景象。
他迈过高高的门槛,步入宽敞深邃的祠堂正殿。一股混合着陈年木料、香烛和纸钱焚烧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大殿正上方,层层叠叠供奉着历代先祖的神主牌位。最高处,略显古朴但精心擦拭过的主牌位上,篆刻着“周康叔后裔,邵氏开基始祖考妣之神位”。
邵续肃立一侧,展开一本崭新、厚实的金漆云纹封面族谱,用激动而洪亮的声音唱念道:
“维建兴元年三月,值此春风化育,万物生发之时!”
“吾族明珠,年二十一,讳明珠,字子卿!乃先祖伯愚公之嫡脉玄孙,幼慧而博学,长而承天命!值此乱世,勇冠三军,智安社稷,复幽冀,抚万民,中兴邵氏于北疆!功盖寰宇,德耀宗祠!”
“今有族亲众议,公推明珠为吾邵氏主脉族主!开先祖祠,告慰列祖列宗!”
“特此恭请明珠公,告天祭祖,正名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