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李清照还未想到此事。·薪.顽/夲~鰰¨栈+ ~庚^薪′蕞~全¢
老夫老妻了,两人分别过数次,确实也已经从当初的,你侬我侬难舍难分到后来的遥遥一眼。
但那眼神中是能看出方不舍的,那时候应当也会有的吧。
但自己为何未曾写出来呢?
她善于表达,许多事情都喜欢诉诸笔端,没提,或许说明真没有。
【然而,赵明诚却因赶路太急,在途中染疾,李清照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失望、不悦了,赵明诚是她的家人,她担心对方,赶赴建康看望赵明诚,可是在公元1129 年,建炎三年八月时,赵明诚依旧没能好起来,终于还是在八月十八离开人世,李清照变成了孤家寡人。】
轰隆隆,两人头顶同时劈过一道惊雷。
幻想的轰轰烈烈的死去并没有发生,幻想的英勇就义也没有踪影。
还未真正地到那一天,无尽的伤感、心痛、遗憾就从两人的心底涌现上来。
李清照开始意识到他们二人都不是什么圣人能人,而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罢了。?我·地?书?城^ ·免′废~悦/毒/
他们会流连温情,也会惧怕死亡。
【赵明诚离世后,李清照大受打击,葬毕赵明诚后,李清照大病了一场。这段时间李清照也写了不少的词表达自己的凄苦,其中《忆秦娥·临高阁》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些词都是这时期的作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氛围感极强,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样用更加通俗的语句将他们表现出来,一大堆的迭词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凄凉的氛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忽冷忽热的时候最难调养。】
众人忍不住地唏嘘。
平日里倒是不觉得,这人啊,都是从意气风发走向孤独凄凉的,这过程一经历就是大半生,可如今他们却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看到了李清照从那个躲在门后偷看情郎的小姑娘变成凄凄惨惨的寡妇。
人这一生,真是什么也说不准。
想来过好当下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两杯淡酒,怎么抵得过晚上的急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求\书+帮! ?已^发_布¨最+芯?彰¨結*”这一句的形容很妙,我们都知道大雁的叫声似啼哭,如果让我写,或许我就写“雁过也,似哭声。”但李清照却说雁“正伤心”,伤心的是雁吗?不过是见到雁的人罢了。】
听到这些,得到最大帮助的莫过于那些刚入学不久的年轻学子。
写诗作词是他们必须学的,平常先生会教许许多多的方法,可是他们中大多数的人都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如今配上这样的故事,便很快明白了该如何运用。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文人都很擅长与自己笔下的事物互动,之前的李白是,现在的李清照也是如此,她说“却是旧时相识”,然而,她真的可能与一只天上飞过的大雁相识吗?退一万步讲,即便那只恰巧真就是她见过的大雁,她怎么知道?那既然不是旧时相识,她为什么这么说呢?】
【晏殊有诗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那些已经消逝的事物已经无法挽回,只能借着相似的景物怀念,看着那雁,也只觉像自己曾为自己传书的那一只。】
公元1028年,天圣六年。
范仲淹回到京城也依旧挂心着应天书院,不仅记挂自己的学生,也挂念着好友晏殊。
晏殊的才能当世少有,这不,随意说句出来便是佳句。
有他在,应天书院兴矣。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憔悴,落了满地,如今还有谁摘呢?早已经没了曾经的“暗香盈袖”。】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坐在窗前,一个人怎么能熬到天黑?】
【本来此时已经够伤感了,偏偏还下起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雨点点滴滴,下了整日,让人越发的愁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早在元佑党争之时,李清照就时常陷入忧愁之中,然而对于如今来说,这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经历过国破家亡,这时的李清照恐怕以为再没有令自己更绝望的事情了。】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原以为他们的日子能慢慢地好起来的。
在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