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第199章完结

第199章完结

他把陶渊明的诗作拿出来与自己的对比,总觉得没法比……

他不想承认自己的诗作不如陶渊明的,或许陶渊明的诗句中有女子所说的那些感情,自己是差了一点,可遣词造句,还是自己的好些吧。·d+q·s-b¨o-o·k·.*c′o\m′

辞藻华丽就一定是不好的作品吗?这样推断不妥吧。

【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李白就叙述了自己的文学思想。】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这里的“大雅”就是指的《诗经》中的大雅,雅即正,就是西周王畿地区的音乐,几乎都是贵族作品,除了歌颂周朝祖先和统治者功绩,也有讽刺之作,李白此句应该是说大雅这样批判现实的作品已经荒废很久了,而“我”现在已经老了,以后谁还能来解释这种精神呢?】

如果他们没有记错,女子曾经不是说过李白是浪漫主义的诗人,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是不同的吗?

这《诗经》分明就是现实主义的啊,他如何会推崇《诗经》呢?

所以女子说得也不对?

但他们看下来,也没觉得有不对之处。~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

【这几句话历来都没有什么确切的解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我个人觉得李白是站在孔子的角度发出的此句感叹,因为《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编订的,他这里的“吾衰竟谁陈”怎么也不像是说他自己,但是所表达的感情却是他自己的。】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但这不代表他就不会写现实主义的作品,只是说他的那些作品相对于他的浪漫主义作品来说,其质和量上面都没有那么高,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他也写了一些诸如《扶风豪士歌》这类的作品。】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安禄山、史思明二人已经被处死。

安史之乱不会再有了。

李隆基不知道属于他的这些耻辱该怎么抹掉,但是至少这一次他算是补救及时。

这李白,还是可以多写一些赞颂之歌。

不过他也很清楚,不可能永远只有赞颂之声,他得时刻关注谏堂。

不能再让安史之乱那样的事情发生。¢d·a¨n_g′y`u′e`d?u`._c¢o¢m′

【“王风委蔓草”《国风》中的《王风》部分,里面已经多是颓败之音,“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战国时期,龙虎相争,天下混乱,最后秦国得到了天下,战国时期的文学就更不行了。】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咸阳宫。

苏仪传信回来准备前往楚国行事。

如今,许多人都知道了苏仪是会破坏诸国之间的关系为秦国击败他们的人,所以都防着苏仪。

但是没想到苏仪早已经改头换面往楚国去了。

而且效果显著。

如今楚国上下推崇屈原已近神化。

除非熊槐是想将王位拱手让人,要不然他迟早会有所行动。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这时候的雅正之声何其微弱,只有屈原还唱些哀怨之乐。“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到了扬雄、司马相如之后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时代废兴,雅正之声也已经荡然无存。】

【在西汉时期,汉大赋兴起,虽然 对于文学史来说,汉大赋确实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他注重华丽的文风确实影响了后来的六朝诗文,李白这么说也没错。】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雅正之声?

刘彻大抵明白女子之意。

他皱了皱眉,意思是说他们这时候没什么讽刺现实的作品?

可是先时女子不是说了汉大赋的形成其实就是因为这时候的社会繁荣富强吗?

既如此繁荣,自然都是称颂。

那盛唐时期李白、杜甫不也大多是赞颂吗?

至于注重华丽,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虽然这样想,但刘彻也开始动摇了,万一自己像李隆基那般被蒙蔽了呢?

会不会百姓过得并不是他们禀告上来的那般好呢?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自从建安以来,文风绮丽已算不得珍贵了,“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如今才稍微有些复古之气,如今圣人无为而治,政治清明。】

【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