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第178章完结

第178章完结

可是这种话题,就算是私底下也没人敢多加讨论,整个大明宫内都像是被乌云笼罩,个个都提着心做事,战战兢兢不敢做出头鸟。~秒\章*截?晓?说~罔¨ ′追¢最.辛~彰\踕?

“听说了吗?国子监的学子们聚集到了朱雀门外……”

“嘘,别说……”

大明宫内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但是宫外却已经闹翻了天。

许多百姓聚集在朱雀大街看着那群围在一处的白衣学子们大声讨论着。

“这是在做什么?”

“听说好像是为了巨幕之事……”

这人的话还未说完,只听前方一学子大喊道:“请圣上惩处逆贼!请圣上护大唐安宁!”

学子们纷纷响应,“请圣上惩处逆贼!请圣上护大唐安宁!”

有些事情只要开了头,便会如同水过闸门,滔滔不绝,百姓中也有义愤填膺者冲上前去大喊,“请圣上惩处逆贼……”

一时间,震天的喊声便响彻了朱雀大街。

第61章

杜甫后续(捉虫)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3-y\e-w·u~./c_o-m¨

最近屈原越发受百姓们的爱戴,他们都认为是有了他在,楚国才能重归和平。

甚至还有百姓自发为他建祭庙,官员们也十分尊重他,他现在的地位比之大巫的地位还高。

这让屈原十分惶恐。

大王还好,但太子对他明显防备,这太危险了。

不行,他不能让事情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终于要说到李白了。

曹植很期待。

虽然杜甫的诗句也十分惊人,父亲一定很欣赏杜甫。

但是他却还是更喜欢李白的诗句。

这大抵就是二哥说的“文以气为主”吧。

他们的气比较契合。

东晋。

陶渊明已经看淡了。

大唐盛世终会崩塌,没人能改变得了。

倒是他们这些人可以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盛世。

其他的,便也不必过多烦忧了。¨3*叶-屋? !埂*鑫`最?哙¨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朕以微德,得先帝之信,继承大统,愿复太宗之盛,创大唐辉煌。今巨幕出,得不泄天机,大唐之衰,朕大过也……群司勤勉,极言无讳,重现开元之兴,”

朱雀门外,众人势要让圣上低头,谁知方才拿出气势,就见宫门大开。

大家都没想到那么快,还以为死路一条了,谁知道竟是圣上下罪己诏了,现如今就张贴在朱雀门外。

“写的什么?”有不识字的人问道。

众人围上前去,吵吵嚷嚷,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明白,也听不清楚。

但一个时辰之后,圣上下罪己诏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罪己诏洋洋洒洒几千字,可分为几个部分,首先颂先辈之兴。

高祖建唐以来,贞观年间,太宗创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是唐朝之兴起也。永徽年间,高宗励精图治,继承贞观伟业。武后创殿试、兴武举,也为大唐创下雄伟功绩……

李隆基对此前每位帝王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赞,即便是他一向不愿提及的武后。

其次是悔己之过。

他听信谗言、沉迷后宫、好大喜功等,一应罪行通通认下,言语之间皆是悔意。

再者便是对幕中提及诸事的处理。

其一,诛杀安史二人九族,警示世人。

其二,废太子李亨,改忠王,迁忠王府,改立李俶为太子,入主东宫。

其三,建太真观于骊山赐予太真娘子清修,从此封骊山,任何人不得出入,包括他自己。

其四,清算李林甫、杨国忠、李辅国等人的罪行,依律处置。

其五,暂定天宝四载夏设制科,由圣上亲自甄选人才。

其六,改革军制,奖励战功,设流动监察史。

其七,门下省设谏堂,增设左补阙,左拾遗各十名,专收民间谏议。

最后是对大唐未来的期许。

长安城内所有人都震惊了。

古往今来,许多帝王都曾下罪己诏,可像圣上这般如此实在的还从未有过。

这是真的吗?

前些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