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第167章完结

第167章完结

就像女子之前所言,这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的,有好的一面也总有坏的一面。¨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

所以他们如今到了此处,就算万般不好,也有诸多好的方面,当知足了。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等侍女卖了珠子回来我们再一起牵着藤萝补屋子,“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她不喜欢摘花装饰自己的发饰,反而觉得那寒柏憨态可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日暮降临,她倚在竹边,寒风轻轻吹动了她的衣裳。】

【杜甫没有去写女子后面是什么结局,有没有回到家中去,亦或是在这山谷之中有个什么样的结局,一切便由我们自己想象,正如他所留下来的诗让我们自己思考一般。】

公元744年,杜甫原还想着把自己先前的诗句都翻出来加上序言。

但听女子一说他又歇了这心思。

似乎能让人有许多不同的想象也是不错的。

善恶是非到底谁说得清?

更何况是这种细枝末节的东西。

【杜甫在秦州可能诗兴大发,也可能写诗就是他在写日记,总之短短几个月写了不少的诗,就《秦州杂记》就有二十首,除了秦州的风土人情还有动乱的时局和杜甫的苦闷。.暁!税!宅+ ¨首?发′】

【由于时间关系,我并不能慢慢地与大家一同欣赏,我们只需要知道他在秦州时的状况与心情就可以了,至于诗歌大家可以下来自己了解。】

【不过为了感谢大家的喜欢,我也可以给大家录古诗词闹钟,如果需要的话点1,不需要的话点2就可以了。】

女子说完巨幕上左右出现两个选项。

众人都不敢擅自行动,因为他们都不知道闹钟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很闹的东西?

但如果是为了感谢,应该不是什么坏东西吧?

【然而虽然留下了许多的作品,但杜甫在秦州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可以说是食不果腹,越来越穷。】

【于是杜甫开始寻找新的去处,最后到达了当时相对安宁富庶的成都。】

第57章

杜甫(小修)

【在唐朝的时候,成都算是比较繁华的城市,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成都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和平,要不然当时唐玄宗西逃也不会选择成都了。·0+0¢暁_税-枉- _已_发-布_醉,歆-蟑.结~】

【杜甫来到这里一开始过得并不容易,他相当于是逃难过来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帮忙,就连成都草堂都是亲朋好友众筹来的。】

众筹?

是众人一同筹钱的意思?

想了想那时杜甫的状况,想来大抵应当也只能如此了。

杜甫问:“家中还有多少银两?”

家中钱财都是由杨氏管着,但杜甫也是知道些的,按理来说他们如今的银子该是吃穿不愁,想来当是自己出去与人交往将银钱用完了才会落到那样凡事都要旁人帮忙的下场,不能再如此了。

平日里节俭些,尽自己所能就好。

左右即便那般努力,到最后不也一事无成?

杜甫决定了,他依旧会去参加科考,他相信看了巨幕,圣上当会有所改变,而自己这名声也足以让圣上信任,再试试,万一能成呢?

“杜郎放心,家中银钱尚足,不必为此烦忧。”杨氏道。

杜甫心中微动,杨氏总是这样,不管何时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一直在他的身后支持着他。

“若是 有何困难,告诉我,别一个人扛着。”

【但就是在这么一个简陋的草堂,杜甫度过了他晚年的一段还算悠闲的时光。】

【他的草堂临水,屋中能看到西边的雪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个时候看到这样的风景可能性也是很大的,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工业污染。】

【因为空气质量的原因,现在想要看到那样的景色已经很难了,但也不是完全看不到,近几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几乎每年春天天气好的时候也是能够在成都看到雪山的。】

“快看,那……那是?”

巨幕中,先时看到过的预告中那些方形的盒子又出来了。

女子说那是什么?是高楼大厦?

后世之人都是住在那高楼大厦里吗?

那么多的盒子能住多少的人?

这后世的人这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