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第133章完结

第133章完结

更何况如今知道了天将大乱,他说什么也没办法安然避世。?嗖`飕+小·税¢旺. \无,错_内¢容,

【但是杜甫奉儒守官跟他欣赏隐士是不冲突的,隐士身上的那种淡泊名利的气质那就是他们这些人所没有的。】

【我们在看待李白、杜甫这些人的诗歌时可能能在其中看到他们的豁达、爱国爱民等等一系列的感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去神化他们,他们都是凡人,身上也有烟火气。】

李白挑眉。

听这意思,后世还有人神化他们?

若是将后世那些人的崇敬转一点点到圣人身上……

想到此处,李白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似乎女子对自己的夸赞从始至终也只有诗歌与性情而已,当世这般夸赞自己的人也不少。

所以真如女子所言,自己在政事上就是毫无建树?

【像杜甫在前期的诗歌中也是写了许多的干谒诗的,也是走了很多关系的,虽然他可能跟别人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没有那么阿谀奉承,但是他本质也这么做了。】

【这个复杂的情感跟陶渊明有些类似,他不想做这个事情,但是却不得不做,他们就做不到完全的归隐就像那些隐士那样。′z¨h′a~o-x^s·.?n\e/t`但是他们都会在心里向往那样的生活,做个那样的人。】

【但即便向往,杜甫却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愿意为之低头,虽然低得不彻底,但他也努力了。】

杜甫想着低头哈腰去献诗献文,他实在做不到。

他也不明白,为何有才之士还得不到重用。

李十二白那般文才现如今也没能如愿。

若何时能有那公平公正之科举,所有人都凭着才能走上仕途,如果可以,他自己考不上也没什么关系。

【《北史》记载,“好以荣利干谒。”“干谒”从来就不是一个很好的词,但这又是当时的一个普遍情况,而文人们多自诩清高,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矛盾的,这也让他们的内心十分挣扎,就更渴望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虽然李白内心深处也是渴望官场的,但他表现出来的那种洒脱不羁基本上可以算是与官场主流背道而驰了,所以杜甫遇见了这样一个自由浪漫的灵魂,自然就被吸引了。-墈?书`君¨ ?追?罪·歆,蟑*結-】

辋川别业。

王维自己又何尝不挣扎?

他原以为自己和李白不是一路人,却没想到他和李白竟也都是这俗人中人。

在朝为官这么些年,他没能做到像老师张九龄那般为朝廷做出巨大的贡献,也没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宁静。

他在这看似寂静的辋川,心中却挣扎不已。

原来大家都一样啊。

【两人分离时,他同样也写了诗送给李白《赠李白》。】

【两人的赠别诗谁先写谁后写不知道,但显然是有对应的,李白诗中写“飞蓬各自远”杜甫写,“秋来相顾尚飘蓬”。可以看出两人这次的离别是在秋天,杜甫要去长安,而李白继续东游,他们就像飘蓬飘向各地,这个飘蓬就是蒲公英一类的植物。】

【后一句“未就丹砂愧葛洪。”没有去求仙,真是愧对葛洪!葛洪是东晋一个炼丹的道士,说这个大家可能没印象,但是说抱朴子大家可能就熟悉一点。抱朴子就是他的号。】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本来心中已经对求仙之道有些怀疑,可是女子一再提及他又觉得此事还得多加思索。

其一为何上古如此多的仙人传说。

其二为何后世也如此多的人寻求求仙之道。

其三女子说求仙不可能的依据是什么。

其四徐福此行能否有收获。

【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开始融合,除了少部分有坚定信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三者都信的,杜甫就是其中之一,他没怎么太过崇尚道教但是却曾经去王屋山找过华盖君,而李白那就是典型的信道教了,他在被授道箓之后已经算是一个真正的道士了。】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整天纵酒白白浪费了时间,你有如此狂放不羁的才情,又能去哪里施展呢?】

【这样解释起来稍微有点不太能理解,需要意译一下,但是意译的话那就是看个人的理解了,这里三月认为杜甫的意思是说,现在咱俩要各奔东西了,你也成道士了,好好修道吧,别每天只顾着喝酒了,你明明很有才,唉,只可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