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别,山高路远,只怕再也见不到了,保重。*咸′鱼!看_书!枉* .蕪_错.内^容.”陶渊明鲜少会有这样认真与他说话的时候。
两人都是性情豁达之人,否则也没办法成为好友。
颜延之笑道:“不急,等我与你传来好消息。”
陶渊明微微颔首,而后目送颜延之策马离开。
“驾!”
颜延之刚走,身后便传来了马蹄声。
“陶先生!”
马上之人见到陶渊明像是松了一口气,赶忙地下马赔笑,“陶先生。”
来的两人中,陶渊明认识一个,是彭泽县中的一个小吏。
介绍之下,他才知道另一个也是附近县城的小吏,都是县中长官让他们来邀陶渊明赴宴的。
陶渊明心下不喜,但这次他却没有表现得太过,只道:“过两日吧,待我安顿好家中田地,月底前定一一拜访。”
两人可不论他说的是真是假,得了他的答话便算是完成了任务,谢过连口茶也没喝便走了。
望着两人离开的背影,陶渊明立了半晌,方才去集市中买了许多秫种往家中而去。*w.a,n_z\h?e,n¢g?s¨h-u/k′u\.!c′o?m~
过了午时,又有人来拜访。
敲门许久,陶渊明才从屋中出来。
他睡眼惺忪冲着对方发了一顿火,直把对方说得点头哈腰,却半点没有生气的意思。
“我们大人说了,请陶先生去坐坐罢了,若陶先生不去,我们交不了差啊。”
陶渊明叹息一声,“罢了,先时已经有两位大人来请了,正所谓先来后到,回去告诉你们大人,等我将家中安顿,届时将会一一拜访。”
好说歹说将人送走,翟氏方从屋内出来。
“可收好了?”陶渊明问她。
“嗯,随时可以离开。”
翌日。
几匹骏马疾驰,来到了陶渊明所在的村庄。
“大人,这村子怎么没点人烟啊?”
别说是人烟,就是畜生的声音都未曾听到。
这村子当真这般穷吗?
那领头之人看向带路人,带路人连忙道:“就前面了,陶家就在前面那槐树旁。/x·1·9?9-t^x′t+.+c,o_m¨”
“走!”
等一行人走近了,却是怎么叫门都没人应。
“大人,近日农事忙,许是下地去了。”
领头之人低低嗯了一声,便与几人坐在槐树下乘凉。
然而村中除了鸟鸣之声却无半点其他声音,着实让人感觉奇怪。
“你们两个,出去找找。”
他唤了两人,两手下立马应下去了。
其余人皆原地等着。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
“大人,不好了,这村子里根本就没有人,田中无人,屋中亦没人!”
“都跑了!”
他们找不到人便去敲门,谁知找了几处都无人应门,翻墙进院才发现院中完好,屋中却都已经被搬空,显然就是走了。
连找好几家都是如此。
领头之人皱眉,忙让人翻了陶渊明家中院墙,谁知那人一攀上去,院墙轰隆,应声而倒,吓了众人一大跳。
然而几人也顾不得这么多,冲进去一看,屋中如强盗过境,哪还有什么人?
另一边,颜延之走了两日,在路上却正巧碰见了自己一个姓关的同僚。
“颜大人,在此处遇见颜大人真是太好了!”
颜延之隐约猜到他是所为何来,又见他平日不喜自己,现在却和颜悦色,心下嫌弃表面不显,问:“关大人,我 这私事已处理好,正要回呢,不知关大人何处去?”
“此事说来话长,听闻颜大人与陶渊明是好友?”
“正是,不瞒关大人,我这正从陶居而来。”
“哦?”那关大人大喜,“那真是太好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关大人是受刘裕所托前来寻陶渊明的,知道颜延之与陶渊明交好,便想着让他一同前去劝说。
“哪里还用得着关大人劝说?”颜延之笑着从包袱中取出一封书信,道,“我早前就与元亮说了将军之才,元亮也终于明白了‘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毕竟巨幕之言言犹在耳,他也不得不信。这不,托我带了投诚信给将军呢。”
那关大人显然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