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第114章完结

第114章完结

1181年,淳熙八年。?零~点^墈*书, _追!嶵^辛¨蟑_洁?

范成大有些诧异。

他平日里虽也喜欢陶谢等人的诗,偶尔也会写一些田园小诗,但更加崇尚白居易等人的诗作,为何自己会被囊括在这山水田园诗派之中呢?

不过这般被提到,总比毫无建树的好。

心中这般想着,他已经打算好了,晚些时候回去拿出自己的田园诗看看,看看是否真担得起这名声。

杨廷秀也被提到了,有时间与他去封信吧。

而远在广东的杨万里也有此想法。

他一向看好范成大的作品。

但范成大写的山水田园诗还不如自己的多,若论起来有唐一代该有许多此类诗人才是,不过女子提到他二人也必有原因,或许后面还会再提。

【陶渊明咱们就已经讲到尾声了。】

【陶渊明,一个喜欢菊和酒渴望归隐桃源的纠结文人,他看似邋里邋遢,用葛巾漉酒,实则却有着精神洁癖,身逢乱世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最后请允许我用周敦颐的一句话来形容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求_书+帮! ¢毋?错`内?容,”】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周敦颐又听到了自己那篇文章中的又一句子,仍觉不错。

虽陶渊明与他所爱花不同,但他认为陶渊明也担得起此夸奖。

【陶渊明作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其高洁质量值得我们尊重。】

【好啦,这一期视频就到这儿啦,大家记得一键三连,多多弹幕、评论、转发,如果喜欢陶渊明的手办也可点击评论区链接购买哦。】

【拜拜,下期见。】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端起杯中酒默默地与巨幕虚碰了一下,而后将酒一饮而尽。

叔党应是以为他醉了,轻笑了一声,但他清醒得很。

这是代表了他对陶渊明的感谢与尊敬。

不过叔党不明白亦无甚关系,本来许多事情都是自己心中有数即可。

众人翘首以盼,终于迎来了下一期的预告。

不止是唐朝的人,各朝各代都想知道被女子频频提及的大唐盛世是如何之盛。/珊¢叶/屋- ~免\沸_跃/毒/

巨幕中,女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座众人从未见过的繁华的城池,其旁书曰:唐·长安。

长安城正处于夜晚,从天上望过去,整座城池却是灯火通明,四四方方的城池中连工整的道路也看得清清楚楚,城内 熙熙攘攘,只轻瞥一眼便能知其繁华之盛。

“原来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地方!”

陶渊明的感叹亦是千千万万人的感叹。

场景倏地变化从城池到了乡村,看着即将丰收的粮食,百姓们说说笑笑合不拢嘴。

视线从那些农人身上快速变换,穿越山川河流,而后停在另一处叫巩县的城池,此处虽比长安小了不少,但看着亦是繁荣。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看到方才之景象,不惊讶那是不可能的。

他大唐之夜竟有如此美景,即便是他这个天子也未曾见过。

也不知女子是如何办到的。

他心潮澎湃,已经在心中开始想法子,然而诗句一出,他就像是被闷头浇了一盆凉水。

李隆基当然能看懂“忆昔”二字,这是不是说明,现如今已经不如开元年间了。

其实他自己也早就知道,但他一直都在逃避。

总想着大唐已经很好了,就算比之前差了一点也是极好。

如今看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他错了,错得离谱。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看到方才景象,整个人都呆住了。

那当真不是仙界吗?

他原以为咸阳已经是这个世间最繁华的地方,没想到这唐朝竟能繁荣至此!

嬴政一直以为让天下所有人都诚服于自己这就够了。

可这大唐如此盛世都走向了衰落,何况秦乎?

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啊!

跟他同样想法的还有许多人,刘邦、刘彻、曹操、刘备、孙权……这些有着卓卓功绩的人此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就连李世民也不例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