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一旁的同窗问道:“子固,这是说你吧?”
曾巩觉得肯定是,虽然这天大地大可能不止一个叫曾巩的,但是能与他们一起的一定是自己,他有这个信心。
下回和介甫饮茶也能更有底气些了。
【这个原因不止一个,首先其上几位确实都很优秀,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他们三个也很优秀,这大概是与他们所擅长的题材和文章当中所表达的情感有关。】
【比如说曾巩,他的散文作品中最多的就是人事杂记类,用记事进行议论,主要就是说理的。就只是说理的话,可能咱并不是很爱听。】
曾巩陷入沉思,说理不爱听?
忠言逆耳,不爱听是为常事。
这非但没有让曾巩想要把文写得生动有趣一点,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继续现在文风的决心。
即便自己的文旁人不喜看,但自己还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那就说明自己的文尚有可取之处,他只要努力写得更好就可以了。
至于难听之言,该说时总要有人说。
【而苏洵大部分都是言辞犀利的论辩文,给你就是一顿疯狂输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完本神站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