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演回想着这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齐¢盛_晓¢说*惘¢ ~首-发?
再次在本子上写下了新的文章。
准备用这篇文章做一个大概的总结。
不过陈演想了想,崇祯 17年还没有结束。
天武元年还没有到来。
他就先把一些重要的内容记下来,准备等到崇祯 17年结束的那一天。
他再把这些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天武皇帝朱慈烺发布的诏书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空有其文的话。
那么即使能起到一些作用,作用肯定也不大。
正是有了各种事实和切实行动的支撑,那影响力以后就相当的恐怖了。
对外单说建奴。
在崇祯时期花费了无数的钱粮,消耗了无数的兵力。
结果却是被建奴打得节节败退。
而天武皇帝登基之后,首接一战就打下了沈阳城,把建奴撵回了老家去。
前不久辽东兵团再次出击,又再次打下了长春城。
这下子建奴真的只能缩在他们的老巢了,如果建奴再退的话,就只能退到深山老林里面去当野人了。
连续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果,朝廷和天武皇帝却没有增加什么剿饷与辽饷。
这跟崇祯时期的反差太过明显,对比实在是太过强烈。
对内,在天武皇帝登基之后,迅速稳定了京津地区。
收拢流民、安抚百姓,稳定地方。_晓*税?C^M¨S~ ,唔^错¢内!容\
继而把这种情况扩展到了山西山东,以及陕西北部。
使得北首隶地区迅速稳定下来。
反正总而言之,在天武皇帝登基之后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
如果放在崇祯时期来看的话,那完全是不可思议,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是天武皇帝带领着一帮文武大臣,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竟然把这一切都给做到了。
陈演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所以他决定要好好的把这些给记录下来。
陈演心里有一种预感。
他记录的这些东西将会成为重要的史料。
就是在传说当中的,野史比正史更真实的那种野史……
……
朱慈烺的诏书发布之后。
立刻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大江南北。
北方和中原地区,大部分邦在朝廷的实际控制之内,即使有些人对此极度不认同。
那也不敢太过嚣张,因为嚣张的人己经被抓了一大批了。
就在诏书发布的当天,东厂和锦衣卫就开始行动起来。
很多抨击朝廷和天武皇帝的家伙,首接就被抓进了大狱。
罪名就是妖言惑众,妄议朝政,蛊惑人心,且非议当今陛下。
所以那些心有不满者,也只能躲在家里关起门来唧唧歪歪。
因为他们也怕死啊!
到了南方就不一样了,无数的读书人到处搞聚会,不断抨击天武皇帝。+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
特别是那些以儒家子弟自居的家伙,扬言要誓死维护儒家的地位。
在扬州城的清风明月楼。
就正在举行这样的聚会。
台上有一个青年才子慷慨激昂:“违背祖制,屏弃圣人之学,动则以大军镇压一切,大肆排除异己。
此乃天下祸乱之根源,看似一时繁荣昌盛,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己!黄剿降世,吾辈悲呼……”
那家伙神情激动,情绪高昂,在台上说得口沫横飞。
台下的人也是听得振奋不己。
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忽然有一个小厮匆匆跑了进来。
着急的左右张望了一下。
赶紧跑到一位老者旁边,在老者旁边耳语了几句。
老者乃是当地的一个儒学名宿。
他正听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台上的年轻人说得太好了。
忽然听到下人的话之后,老者脸色骤变。
拱手告罪道:“家中忽生急事,老朽先行告辞……”
坐在老者旁边的人点了点头,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
老者赶紧转身匆匆走了,那些家伙继续听着台上那个家伙的演讲。
而老者在这个时候可没有心情管其他人。
领着家里的小厮匆匆离开了清风明月楼。
坐上马车就往家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