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重回明末:朕的骑砍大军踏破全球 > 第53章 秉烛夜谈

第53章 秉烛夜谈

烈火之上重新锻打的计划。

朱常瀛的心沉了下去。在大明,藩王是什么?是天下最尊贵的囚徒,是用金银玉器供养起来的、不允许有任何权力、甚至不允许有任何思想的废人。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作为皇室血脉的延续,安安分分地在藩地里,从生到死。可现在,皇帝却将他们召来,商议这等改天换地的大事,这本身就是最不合常理、也最令人恐惧的事。

他庆幸,又或者说后怕,自己竟能被提前告知。这是一种恩赐,还是一种警告?他想不明白,皇帝为何要将这柄选择的刀,递到他们的手上。这份突如其来的“权力”,是蜜糖,更是砒霜。

而对朱常淓来说,这就纯粹是无妄之灾了。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只想立刻堵上自己的耳朵。他怕得要死,他不懂皇帝为何要跟他说这些,他更不想要这所谓的“最大权力”。他只想回到卫辉府的王宫里,去品鉴他的古画,去弹奏他的瑶琴。皇帝所说的铁血与荣光,在他听来,只有无尽的血腥与恐怖。

他们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御座之上的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两位神情各异的宗亲,心中冷漠如冰。

他之所以对这二人推心置腹,给予他们远超旁人的“优待”,理由简单得可笑。

他给桂王朱常瀛机会,仅仅是因为,他知道,在另一个本该发生的未来里,朱常瀛那个现在还在蹒跚学步的儿子,将会是最后一个为大明扛起反抗大旗、颠沛流离数十年也宁死不降的铁骨君王。他相信,能养出那样的儿子,这位父亲的血脉与风骨,就一定值得他今天的“投资”。

而他给潞王朱常淓机会,则更简单。因为史书上,这位风雅的王爷,在面对清军劝降时,虽无力抵抗,却也守住了最后的底线,没有卑躬屈膝。在那个天下藩王纷纷摇尾乞怜的时代,这份不出卖祖宗的“气节”,便足够了。

一个有“未来”,一个有“底线”。这就是朱由检给予他们选择的全部理由。这二人永远不会明白,他们今天的命运,早己被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提前写好了答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