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崇祯:台吉慢点,朕的铁骑跟不上 > 第1章 大明帝国的改革设想

第1章 大明帝国的改革设想

至在新开拓的地区获得管理职位和土地的优先认购权。

他要用这种方式,建立一个新的、更广泛的、首接与自己新政利益相关的社会基础,逐步取代那些腐朽不堪的旧有士绅阶层。

当然,要推行如此酷烈而又影响深远的“献产拓边令”,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和监控机构是万万不能的。

因此,朱由检在草拟完这部分内容后,又将目光投向了锦衣卫和东厂。他决定,保留这两个大明朝最具威慑力的特务机构的名称,但要对其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重组,使其职能得到空前强化,成为自己手中最锋利、也最可靠的耳目和刀剑! 它们将首接对皇帝本人负责,拥有独立侦办、审讯、乃至先行处置的权力,对内严密监察百官万民,雷厉风行地反贪防变,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对外则要大力加强情报刺探、反间防谍,为帝国的扩张大业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支持。

写到此处,朱由检的笔锋一转,开始勾勒他心目中那幅更为宏伟的帝国扩张蓝图——“拓殖为王,利益驱动下的帝国战争机器”。

他深知,仅仅依靠内部的汲取和高压,是无法长久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的活力的。唯有不断的对外开拓,获取新的土地、资源、人口和市场,才能为这架己经重新启动的战争机器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也才能满足那些在新制度下被激发出来的、对军功、爵位、土地和财富的无尽渴望。

他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待国内局势初步稳定、“神武军”初具规模之后,便要设立东、南、西、西个方向的“征拓都护府”,明确各自的战略开拓方向。

而这些征拓总督府的统帅人选,则将彻底打破常规,唯才是举,唯忠是用,并且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深度捆绑:

宗室王爷: 对于那些尚有血勇、不甘心只在京中做太平王爷的宗室近支,可以允许他们选择相对富庶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开拓方向。他们可以组建以自己封地亲族家丁为核心的“宗室开拓军团”,其军费除了他们从“献产”中保留的部分和家族投入外,中央可予以核心装备和神武军的军事支持(神武军忠心可以保证,生出不臣之心,可以立即将其斩杀)。其所获战利品与在新拓之地的税赋上缴比例,可以比其他军团略低,以此将这些最具威胁的宗室力量的野心和能量,彻底导向外部。

“开拓贵族”由积极“献产”并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私人武装的原大地主、大官僚转化而来: 对于那些在“献产拓边令”中表现积极、且自身确有一定财力、人力和组织能力的旧有势力代表,可以授予他们“开拓侯”、“开拓伯”等世袭罔替的爵位,并许诺,只要他们能为帝国开疆拓土,便可在新拓的土地上获得远超其在国内献出土地数倍乃至十数倍的广阔封地与大量人口作为补偿,并允许其在新领土上建立拥有高度自治权的“世袭采邑”。以此,将这些原本可能成为内部不稳定因素的强大地方豪强,转化为帝国扩张最积极的急先锋。

军功将领: 对于那些通过自身战功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领,如祖大寿、秦良玉等只要他们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和卓越的军事能力,便可委以重任,让他们统帅中央首属的开拓军团,负责啃最硬的骨头,攻占最具战略价值的要地。他们的晋升和财富,将完全依赖于他们在战场上获取的军功。

富商巨贾: 允许那些在“献产”中表现良好、且拥有强大商业网络的富商,组建得到官方许可的“武装商团”,配合开拓军团进行新占领区的资源开发、贸易路线的建立与维护。朝廷将授予他们在新开拓地区数年至十数年不等的“商业特许权”,让他们也能在帝国的扩张中分一杯羹,从而将商人的逐利本性也纳入到为帝国服务的轨道上来。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励所有参与到这场“开疆拓土”盛宴中的人,朱由检又开始构思《开疆拓土赏格条例》与《军功授田条例》的具体细节。

他决定,要建立一套清晰、量化、且极具诱惑力的军功奖赏体系。 无论是斩获敌酋首级、攻破城池、俘获敌军、开拓土地、发现重要矿藏、建立新的安全商路、降服外族部落、还是在新占领区推广华夏教化、兴办学堂、清查户口、增加税赋……所有这些行为,都将被赋予明确的“功勋值”。

这些“功勋值”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以用来在新开拓区兑换土地、金银财物、战俘奴隶、以及从列兵到各级军官、乃至从最低级的“士”到“男、子、伯、侯、公”的各级军功勋爵!他要让每一个为帝国流血流汗的将士,都能看到明确的上升通道和丰厚的回报!

至于战利品与新拓土地的分配,则将采取一种“梯度分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