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三儒雅一笑:“五万两。”
王老板眼欲喷火:“五万五!”
沈有三依旧不慌不忙:“六万!”
“沈有三!你非得和我争么!”王老板气急败坏的叫道。
沈有三冷哼一声:“你个狗日的,敢去我的作坊挖织娘!还让各大染坊不接我的生意!今日这宝镜,你是别想了!沈某必得之!”
王老板差点将牙咬碎,此时就不是竞价这么简单了,必要压住沈有三才行。
王老板也是干织布坊的,是行业老大,岂容沈有三虎口夺食,两人以往己斗了数回合了,都打了个平手。
此时,万不能输。
王老板吼道:“八万两!”
沈有三也加大了声音:“九万!”
“十万两!!!!!”
王老板几乎用尽全身气力喊了出来,若是还拿不下,就真的不敢再出价了,同时这面子也就掉完了。
沈有三闻言,叹息一声,又朝王老板拱手:“王老板,算你狠!”
上官沅芷拉了拉姜远:“你安排的?”
姜远低声道:“天地良心,我绝没有让沈有三这么干!”
随着十万两的天价,王老板如愿以偿的得了那最后一面宝镜。
到得此时,百姓们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很多人的嘴巴半天都没合拢,只以为王老板疯了。
没了宝镜还有牌匾,那些身家不怎么多的纷纷打牌匾的主意。
有了珠玉在前,牌匾也开始竞价,最高一块牌匾被竟成了八千两,最少的也要三千两。
李员外与宋百万见得此情此景,又是庆幸又是激动。
他们以最低的价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激动才怪。
尤其是宋百万,他以一万两得了一面宝镜,若是此时出手,转手就能挣九万两。
不少没抢到的富商,纷纷问宋百万有没有出售的意向。
宋百万死死抱住盒子,唤过护卫,一溜烟的进城去了。
开玩笑,这等宝物得传家的哩。
一上午下来,三十六块牌匾尽数发放了出去,姜远的嗓子也喊哑了。
其他百姓也纷纷捐钱,牌匾、宝镜什么的,他们有自知之明,捐不起那个钱,但捐点钱在碑上刻个名也是好的。
姜远曾说多寡不限,一文也可捐。
有些人还真是捐一文的,户部的官员早被交待过,不以多寡而论英雄。
对于这种捐一文钱的,也规规矩矩的问了名姓,写在册子上。
众多百姓见得这情形,纷纷掏口袋摸个大子儿出来。
一文钱也就一个包子钱,能得了刻碑的名声,又积了德,这种好事上哪找去。
募捐一首弄至下午才结束,姜远看着一大把银票与堆成山的铜钱,首想跳进钱堆里打个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