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穿越1800年 > 第198章国家什么不发钱

第198章国家什么不发钱

金田村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清冽的露气,晨曦洒在青石板上,泛着微光。·辛¨顽· ′ ·鰰_占? ·冕*费^粤_读.陈兴站在村头的石阶上,望着远处熙攘的人群和孩童嬉戏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他身披一袭素色长衫,腰间佩玉轻响,目光落在几个追逐打闹的孩子身上,嘴角微微扬起。这一年多来,他游历西方,看过繁华都城的楼阁飞檐,也走过边陲小镇的泥泞小路;听过商贾谈笑风生,也与山野老农促膝夜话。如今回到故土,虽只是一隅村落,却让他倍感亲切。

他转头问身旁一位年长的村民:“你说,秦皇为何不首接给百姓发钱?若人人皆富,岂不天下大治?”

那老者姓王,是村里德高望重之人。听罢笑了笑,露出一口略显斑黄的牙齿,道:“殿下有所不知,发过,早先还真发过。\r?u?w*e+n?5·.-o,r/g`”

“哦?”陈兴一愣,“真发过?”

“可不是。”王老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神色,“那时生一个孩子,朝廷就补贴银钱布帛,鼓励多生多育。结果你猜怎么着?有些人家为了拿补贴,娶三西个老婆,一口气生十几个娃。可朝廷只收土地税、商税,哪能养得起这么多张嘴?”

陈兴皱眉思索,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绣纹,低声喃喃:“人心难测,制度亦需因势而变……”

“后来嘛,”王老叹了口气,“朝廷一看不行,这补贴发得太多,反而成了负担。于是改了政策,不再发补贴,还开始对超生的家庭罚款。·3!3^y!u′e.d·u′.~c~o,m/这才慢慢压下来。”

陈兴听了,心头微微震动。他想起自己外出游历这一年多来所见所闻——李村,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初不过是个五百人的小村子,如今却己膨胀至两千多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巷子里到处都是蹦跳的孩童,连屋檐下都挤满了人。

“看来,发钱也不是万能之策。”陈兴低声喃喃。

王老笑着拍拍他的肩:“殿下聪明。发钱容易,但若无人种地、无人织布、无人造器,光有钱又有何用?那年粮食价格暴涨,市面上米价翻了三倍不止,还是秦皇亲自下令平抑物价,才没酿成大祸。”

陈兴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原来如此。公平不是靠发钱就能实现的,还需制度、还需引导。”

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传令兵飞驰而来,在村口翻身下马,高声道:“太子殿下,陛下召您即刻返京!”

陈兴应了一声,回身向王老拱手告别:“今日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日后若有疑问,我再来讨教。”

王老连连摆手:“殿下言重了,草民不过是说了些粗浅的道理。”

陈兴翻身上马,目光坚定。归途之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一年来所见的种种:繁华市井中的喧嚣与挣扎,乡野村落的喜怒哀乐,还有那些在街头巷尾议论国事的百姓。他们或愤懑、或欣喜,或为一斗米争执不休,或为一场雨感恩天地。这些声音,如潮水般涌来,激荡在他心间。

回到皇宫后,陈兴被安排进入军中学习。他在操场上看着士兵列队训练,耳边传来整齐划一的步伐声与号角声。他深吸一口气,暗自立誓:“要懂天下,必先知兵;要治国家,必先明理。”

从此,他每日随军操练,夜间则研读兵书政论,渐渐从一个只知书卷的皇子,成长为一个懂得世情、体察民生的储君。

某日黄昏,他独自登上皇城东侧的观星台,俯瞰京城万家灯火。晚风拂面,吹动衣袍猎猎作响。他闭目沉思,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晨的金田村,站在石阶上的自己,还在追问着一个关于“发钱”的问题。

而今,他己明白,治理天下,不是一纸诏令便可定乾坤,而是要在风雨飘摇中稳住舵盘,于纷繁万象中寻找方向。

夜色渐浓,星光点点,他睁开眼,望向远方,眸中光芒闪烁,如同破晓前的第一缕晨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