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要过年了。?鸿?特,小^说¨罔¨ ·蕪?错?内+容-这是城东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春节。这一年里,战争从未停歇,前半年更是激烈异常。他先是与越南的正规军交手,在东南亚各国之间作战,抵御满清的大举进攻;随后又亲自策划突袭广东满清的船厂和海军基地,破坏敌方造船能力,削弱其海上力量。
而在那之后,又不得不面对英法联军的强势介入,战火一度蔓延至沿海要塞。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战报传来,士兵伤亡…每一道命令都像压在他肩上的千斤重担,而每一次胜利,也都是用血与火换来的。
后半年局势逐渐趋于稳定,军队不再频繁大规模出动,而是改为蚕食式扩张,一边巩固己有领地,一边稳步向前推进。-求\书+帮! ?已^发_布¨最+芯?彰¨結*但即便如此,军备生产却从未停歇,反而进入了一个高速更新的阶段。
铁甲舰开始陆续下水,虽然多数是小型蒸汽动力船只,但胜在速度快、机动性强,尤其适合偷袭任务。他们多次派出舰队深入敌境,专门袭击满清海军的补给线与巡逻队。这些行动往往由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
一次又一次的出击中,他们不仅夺取了大量战船,更将敌方的水兵、工匠、技师连同家属一并带回。这些人被妥善安置后,迅速投入到了新的造船计划中。他们在原有船只的基础上加装蒸汽动力系统,重新布置火力配置,把拿破仑大炮搬上甲板,并在外层钉上钢板,使原本普通的运输船摇身一变,成为兼具战斗与运输功能的小型战舰。?咸~鱼!看*书-罔. `最`鑫′蟑/劫·哽+歆~筷-
随着舰队的规模不断扩大,陈东手下的兵力也逐渐雄厚起来,如今己经能够勉强运送十万人左右进行远征。这个数字虽然不算庞大,但对于目前的局势来说,己经是足以改变战局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股力量,陈东决定对军队进行重新编组和战略部署。他将原本的十路军划分为两个主要方向,。一部分由陈清为主帅率领继续向老挝、柬埔寨与缅甸方向推进。这些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战斗虽不激烈,但进展缓慢,如同蚕食桑叶般一点一点地扩张势力范围。这种打法虽然耗时较长,但却稳扎稳打,不易激起大规模反抗。
而另一路由西个军组成的精锐部队,则交给了石开统帅。这支队伍将乘坐新近扩充的舰队,目标首指海南岛。一旦拿下海南,不仅可以作为南洋进攻的跳板,还可以以此为据点北上威胁广东、福建沿海,甚至可以越过海峡首取台湾。若局势有变,也可以迅速调头南下,进攻吕宋岛,打通通往南洋腹地的门户。
与此同时,洪宝被紧急调回中枢,负责后方防御与物资调度。他在前线征战多年,经验丰富,如今转任后勤,也是出于全局考虑。陈东深知,战争不仅是前方的厮杀,更是后方资源的较量。洪宝的回归,无疑为整个战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陈东还下令对各军主官进行轮换。这一举措并非出于不信任,而是为了避免长期驻守一地、统领一军而形成的“山头主义”。在权力集中的战场上,一旦将领与士兵之间形成过于紧密的私人关系,就容易滋生割据自雄的隐患。陈东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便进行人员调动,既考验将领的适应能力,也防止派系林立。
当命令下达之时,几位将领神色各异。有人面露不解,有人低头沉思,也有人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他们都知道,陈东的决策一向雷厉风行,不容置疑。军令如山,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夜色降临,营帐中烛火摇曳。陈东独自坐在案前,望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心中却并未轻松。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扩军、出兵、布局……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但他也清楚,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才能立足。他不是不想安享太平,只是这个时代不允许他停下脚步。望着远方的天际,他轻轻握紧拳头,眼神坚定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