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穿越1800年 > 第 52章 建立仆从军

第 52章 建立仆从军

想到今后的战争,肯定会出现伤亡。′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为了尽可能减少救活军和民兵的损失,统帅洪宝在战事尚未全面爆发前就开始谋划,建立一支特殊的辅助力量——仆从军。

这支军队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被俘虏的越南士兵,另一些则是因战乱流离失所、愿意为一口饭吃而卖命的平民百姓。他们原本不过是战场上的败兵或乡野间的流民,如今却成了新组建部队的骨干。虽然他们的待遇远远比不上正规军——工资只有国内士兵的五分之一,也没有任何伤亡赔偿政策,但对这些身处战火、朝不保夕的人来说,这己经是难得的出路。

毕竟,在越南打仗,总不能还指望陈东出钱来养他们吧?洪宝心里清楚得很,这支部队最大的吸引力不是金钱,而是未来的机会。′1+4?k,a^n?s?h*u/._c!o~m?于是他立下明确政策:只要在战场上立功,便可随军前往中国,去广西定居,成为真正的中国人。

这个承诺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无数绝望者的眼睛。有人憧憬着边境那片陌生而富饶的土地,也有人渴望摆脱眼下困苦的命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踊跃报名,甚至有越南本地的小股武装主动投诚,只为争取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很快,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越南军械派上了用场。武器、盔甲、旗帜,一股脑地发下去,这些人便成了一支“正经”的军队。不过,为了让这支队伍保持忠诚与可控性,洪宝还做了一个特别安排:他从早先被俘的中国士兵中挑选了一批精明强干之人,作为军官掌控大局。·k+u!a.i·k·a.n!x!s¢w?.¨c,o·m¢

这些中国俘虏大多曾是地方守军或边防部队的士卒,虽有过投降的经历,却并非无能之辈,如今得到重新披甲上阵的机会,自然格外珍惜。他们带着复杂的心情接过指挥权,一方面是对洪宝的感激,另一方面则夹杂着对故土的思念与羞愧。

每当夜深人静,许多军官都会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天际隐约可见的山脊线,那是通往中国的方向。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是暂时的,他们的价值只是维系这支仆从军稳定的纽带。但他们也明白,唯有忠诚和战绩,才能让他们真正回到那个曾经背叛又渴望归去的地方。

如此一来,仆从军迅速成型,并在短短数月内扩编至数万人规模。同时开始了训练。

为了不让陈东再掏出几万两银子来养那支庞大的仆从军,洪宝便动起了脑筋。他深知这些临时招募来的兵痞大多是亡命之徒,平日里就靠打家劫舍过活,如今披上军装,也不过是换了身皮而己。若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卖命,光靠几句空话是没用的,得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于是,洪宝召集了几名亲信,定下了一条“以战养战”的计策。先让仆从军打着“打土豪、分田地”的旗号,去收拾那些盘踞在乡间的豪强地主。这些人平日里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手中又囤积了不少金银细软和粮食布匹,正是最好的目标。

仆从军一出动,便如同一群饿狼扑进了羊群。他们手持刀枪,挨村挨户地搜查,凡是有些积蓄的地主老财,统统被揪出来批斗一番,然后抄家分产。百姓们起初还有些畏惧,但见真的有人分到了土地和粮食,顿时欢呼雀跃,纷纷拍手称快。

当然,真正的好东西并不会都落入百姓手中。按照事先定下的规矩,收缴来的财物中,只有一小部分分给当地穷苦百姓,以博取民心;剩下的则由仆从军自行瓜分三成,其余七成都要如数上交,送到洪宝手中。

这一招果然见效极快。仆从军见有利可图,一个个奋勇争先,干劲十足。不仅不需要陈东再出一分钱粮,反而还能源源不断地为洪宝带来收益。更妙的是,这股势头还带动了原本驻扎在后方的五个正规军和地方民兵的积极性。他们眼红仆从军的斩获,也纷纷请战,要求参与“剿匪安民”的行动。

这样一来,整个战线竟然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打仗——抢地主——分赃——继续打仗。而陈东这边,几乎没怎么动用自己的银钱,反倒靠着这套机制,稳固了军心,扩充了势力,甚至还有余力将一部分粮食和战利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广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