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海!"
熟悉的呼喊让他猛地回头。只见阿月站在岸边,身后跟着陈伯和七八个渔民。原来阿月见他迟迟不归,便央陈伯带人来寻。
"你这傻子!"阿月扑过来抱住他,"陈伯说这片海湾十年前闹过海难,多少船都喂了鱼,你怎么敢一个人来?"
陈伯走上前,拍了拍阿海的肩:"后生,你可知方才那银鲤是何物?"见阿海摇头,老人叹了口气,"我爷爷的爷爷说过,南海有灵鲤,专护心善之人。当年有位老渔翁救过它,后来他在海上迷了路,正是这鱼引他穿过了'鬼门礁'。"
"鬼门礁?"
"就是你方才过的那片暗礁。"陈伯指着远处翻涌的浪涛,"那里水流最急,礁石最密,十年内溺死的渔民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你今日能平安回来......"他顿了顿,"怕是那鱼在报恩。"
当晚,阿海在灶房煮了锅鲜鱼汤。阿月盛了碗递给他,突然指着窗外:"阿兄,你看!"
月光下,海面上浮着道银光。阿海跑出去,见那尾银鲤正绕着渔船游,尾鳍拍打着水面,溅起的水花里泛着细碎的光,像有人把星星揉碎了撒在海里。
"阿兄,它是不是在说谢谢?"阿月歪着头问。
阿海没说话,只是笑着摸出怀里的银鳞。那鳞片在月光下泛着暖光,像块温润的玉。
从那以后,望海澳的渔民变了规矩。他们不再往海里扔烂网、倒剩饭,每年祭海时,总要在海边放一筐活鱼。阿海的船头总系着块红布,布上绣着条银鲤,随着海风轻轻摆动。
"阿海哥,那鱼还会来吗?"小侄女趴在船舷上问。
阿海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轻声道:"会的。只要咱们心里有光,它就会来引路。"
海风掀起他的衣角,远处传来银铃似的脆响。众人抬头,只见海天交界处,一道银白的影子正跃出水面,尾鳍上的朱斑像团跳动的火。
那是银鲤,正替大海,给善良的人,引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