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赈灾粮,他让我杀陈县令灭口!"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江南。省城的巡按御史亲自来查,不仅抓了知县和他爹,还翻出二十三条人命的卷宗。陈敬之的牌位被请进县学,无字碑被运到城中心,金文用朱漆描了,百姓们叫它"金文碑"。
王生成了名人,可他依旧穿着破衫,每日蹲在茶馆里听书。有人问他要赏钱,他说:"我就是个传信的,真正的功臣是陈大人。"
后来,有人在乱葬岗发现了陈敬之的骸骨。他的头骨上有刀伤,身旁还埋着半块玉牌,刻着"公正"二字。百姓们把玉牌嵌在金文碑顶,每到清明,总有人来献花。
王生活到九十岁,临终前拉着孙子的手说:"人这一辈子,总得为冤屈的人说句话。就像那金文碑,看着是空的,其实藏着天大的道理。"
如今,金文碑还立在江南的老县城。游客们摸着碑上的金文感叹,却少有人知道,当年有个穷书生,在破庙的秋夜里,听见了一个老翁的哭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