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声音消散时,雨也停了。
后来陈砚才知道,那夜的洪水漫过了七个村子,冲毁了三百多间房屋,却独独留了村东的高岗。人们在废墟里收拾东西时,发现老槐树的树洞里塞着七块金锭,每块都刻着"渡恩"二字。
陈砚中举那年,特意去苏州请了老匠人,在村东的高岗上建了座小庙。庙门朝西,正对着当年洪水来的方向。庙不大,就三间青瓦白墙,檐角挂着铜铃,风一吹便叮咚作响。庙中供着尊青蛇像,蛇身盘成桥状,眼尾点着朱砂,像极了当年渡他的模样。
"就叫'渡恩庙'吧。"他摸着石碑上的字,对老和尚说,"这不是什么神仙显灵,不过是条蛇知恩图报罢了。"
老和尚捻着佛珠笑:"施主可知,这蛇在修行千年?当年你救它时,它本是要化蛟的,偏生动了凡心。如今替你挡了洪水,也算还了这段因果。"
陈砚没听懂什么因果不因果,他只记得洪水夜青蛇的眼睛,像两盏照破黑暗的灯。后来他常去庙里坐,有时带碗清水,有时放把青草。村里的孩子放学路过,总爱摸摸蛇像的鳞片,说那石头是暖的,像晒过太阳的猫背。
再后来,陈砚告老还乡,坐在渡恩庙前的老槐树下打盹。忽觉脚边有凉意,低头看,见条青蛇正盘在他脚边,蛇身泛着幽蓝的光,眼尾一点朱砂似的红痣。它轻轻蹭了蹭他的鞋尖,便往庙里游去,消失在供桌下。
陈砚笑了,摸出块碎银放在供桌上。风掀起他的衣角,吹得庙前的铜铃叮咚作响,像是有人在说:"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