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悬吊吊的心稳稳落地。.k~y,a¨n¢k·s..!c_o′m?
王妃双手合十,虔诚地朝佛像叩首:“菩萨庇佑。”
虔诚地叩首,虔诚地焚香,礼佛结束后,王妃扶着刘嬷嬷的手站起来,望向屋外晴朗的天空。
王妃缓缓道:“沈氏既为侧妃,按照规矩,需要每日晨昏定省。”
晨昏定省,也就是妾室每天早晨探望问安主母,夜晚侍奉主母入寝。
最近几年,王妃忙着照料两个儿子的课业,嫌弃侧妃们每日请安繁琐,就免除了侧妃们的每日请安。
沈薇晋了侧妃,王妃打算把荒废的规矩再度立起来。
“那老奴这就去通知沈氏?”刘嬷嬷主动询问。
王妃笑着摇头:“先让沈氏得意几日,再知会她每日来请安。”
王妃要让沈薇明白,整个燕王府,她澹台舒雅才是真正的女主人。沈薇再得宠,位分再高,也永远被王妃踩在脚下。′w¨o!d^e?b~o-o!k/s_._c_o/m*
礼佛结束后,王妃和刘嬷嬷前去书房,检查两个儿子的课业。坤玉院的丫鬟们轻手轻脚走进佛堂,有条不紊把佛堂里的灰尘清扫干净,再把佛龛里沉积的香灰倒掉。
相貌平平的小丫鬟捧着香灰炉子离开坤玉院。走着走着,小丫鬟调转脚步,走到园子角落和采苹碰面。
小丫鬟如实告诉采苹:“采苹姐姐,王妃说过几日要让沈主子晨昏定省。”
采苹点头:“我会转告给主子。”
采苹摸出一个分量不小的荷包,熟练得塞到小丫鬟的手里。小丫鬟感激涕零地收下,抱着香灰炉迅速离去。
...
琉璃阁,沈薇把册封的懿旨交给容嬷嬷,让容嬷嬷好生保存好。
燕王在摇篮边逗孩子。
小乐游很喜欢燕王,看到燕王两眼放光,胖乎乎的手脚朝燕王晃动,粉润嘴里咿咿呀呀发出声音。!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
燕王心都快化了。
他子女不少,唯有摇篮里咿咿呀呀的小婴儿,对燕王最是亲近依赖。被小闺女依赖和喜欢,燕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封了侧妃,可高兴?”燕王俊眸含笑。
沈薇含情脉脉望着燕王,眼眸弯成月牙儿:“妾身自然高兴。我那弟弟从小饱读诗书,登科进士走入朝堂,若能在王爷麾下谋事,为王爷排忧解难,王爷也能轻松些呀。”
燕王的心脏,仿佛被柔软的羽毛轻轻划过。
换做其他女子,忽然被封为侧妃,肯定欣喜若狂。可沈薇成了侧妃,第一想法是“弟弟能为燕王排忧解难”。
这也说明,在沈薇心中,燕王才是最重要的。她不在乎位分高低,只在乎燕王累不累。
燕王握住沈薇的手,温和道:“本王先去见沈修明,稍后让你们姐弟二人叙旧。”
沈薇乖顺点头。
燕王又逗了逗摇篮里的女儿,这才离开琉璃阁。燕王离去后,沈薇脸色渐渐沉下来,吩咐采莲:“更衣,梳妆。”
见弟弟,不能打扮得太招摇。
...
燕王府书房。
沈修明一袭简朴的青衣,站在书房内的小厅耐心等待。半晌,月洞门外传来动静,燕王来了。
沈修明紧张地握紧拳头。
今日燕王穿的是朝服,肃穆的绛紫蟒袍,衣袍上有金线银线交错绣着的蛟龙云纹。燕王个子很高,身形挺拔,常年习武,他的步伐总是很沉稳。
燕王身后有两个虎卫跟随,这两人的眼神锋利精明,一看便不是泛泛之辈。
“草民——微臣参见王爷。”沈修明心里忐忑,第一次近距离和燕王接触,他行礼的姿势很不自然。
燕王颔首,眸光扫过沈修明的脸庞,不愧是亲姐弟,沈修明相貌和沈薇有几分相似。
燕王言简意赅:“进书房。”
沈修明藏在袖子中的手,攥紧又放松。燕王出身高贵,霸气十足,姐姐一向胆小怯弱,在王府里伺候燕王,和伺候一匹凶猛的老虎无异。
哎,心疼姐姐。
入书房的主座,燕王长袖一挥,霸气落座。燕王道:“坐。”
沈修明手脚僵硬,在左侧的椅子坐下。
丫鬟奉上春茶,茶香清雅馥郁。
燕王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道:“沈卿殿试写作的《安民策》鞭辟入里,乃上上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