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汗水滴入眼睛,蛰的生疼都不敢眨一下眼。
然而看着朱雄英的冰寒刺骨的眼神,李景隆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一个完美的解释。
只能阿巴阿巴的,说着不过脑子的话:
“朱兄,冷静!冷静!”
“没必要动刀动枪的,咱们是一家人啊!”
“你看舅爷姓朱,你也姓朱,这这这……这也不能说和皇帝有什么关系吧?”
这句话说出来后,李景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自己到底在放些什么狗屁?
然而这句话却给了朱元璋灵感。
朱元璋眼睛一转,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不错,朱小子,咱是隐瞒了些东西。”
有了主意之后,朱元璋心中大定。
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李景隆主动上前几步,直视着朱雄英的眼睛:
“咱是骗了你,咱的确不单单是吏部郎中。”
“不过你也要体谅,当时那种情况,根本不容咱把身份和盘托出。”
“你小子后来不也是话里话外的防着咱吗?”
看着朱元璋如此理直气壮的样子,朱雄英杀意稍敛,但是眼神仍旧冰冷。
“此言有理,我们双方确实缺乏信任基础。”
“不过也要看你隐藏的究竟是什么。”
朱元璋深深的吐了口气,面容严肃的盯着朱雄英。
“咱的名字和籍贯都不假,只不过职务上有点点差距。”
“你也要理解,当时那种情况,咱只能说个有含金量的身份,才能从你的刀下逃生。”
朱雄英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等着朱元璋的下文。
眼看着朱雄英不动如山,朱元璋也只能把自己想好的说辞和盘托出:
“你既然想要造反,对洪武朝的各种事应该很了解。”
“你听说过皇帝造反初期的九字真言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不错!”
“那你知道这九个字是谁提出来的吗?”
朱雄英眯了眯眼睛:
“大学士朱升。”
朱元璋嘿嘿一笑,朝着天上拱了拱手,昂着脖子,摆出一副相当自豪的样子。
“你知道就好办了。”
“朱升便是咱的兄长!”
“兄长过世,侄儿年幼,咱便挂吏部郎中之职。”
“实则为东宫太子宾客,辅佐太子。”
“怎么样?咱这个身份虽然不如考功郎中,但还能入得了你小子的眼吧?”
朱雄英点了点头,随即蹦出三个字:
“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