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犹自嘴硬,梗着脖子和朱雄英辩驳:
“前些年还有老百姓头顶大诰进京告状,皇帝也毫不留情地收拾了那些贪官污吏。”
“这难道不是在维护朝廷运转?”
“当然不是。”
朱雄英叹了口气,决定好好给朱元璋上一课。
“大诰,说白了只是律法而已。”
“律法是要根据时代发展而随时修改的。”
“但是如果没有和律法相辅相成的制度规范,便是祸国殃民之举。”
“到时候,都不用出现昏庸君主,哪怕只是一个守成之君,配上一个稍稍有些野心的权臣。”
“便可以借着修订律法的名义,肆意更改朝廷制度。”
说到这,朱雄英挺起腰,看着朱元璋,发出了一连串的质问:
“别的不说,就说军事。”
“现在朝廷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一文一武,但是职责多有重叠。”
“那么未来如果生变,靠着那个皇明祖训,怎么能保证不会让兵部压倒五军都督府,从而形成是文人掌军的场面。”
“又或是让五军都督府压倒兵部,从而再现五代十国,军阀乱世的场面?”
“这怎么可能?”
朱元璋笑着摇头。
“兵部管地方都司,分属文官序列,弹压地方。”
“五军都督府执掌卫军,那也是武将谈论军机,调拨大军的场所。”
“明明是泾渭分明嘛。”
“这能有什么变故?”
“你小子分明是杞人忧天。”
“这样吧,咱们设定一个场景。”
眼看着朱元璋好像还是不服,朱雄英想了想,突然笑道:
“假设,四代或者五代后的后世之君,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
“他御驾亲征,却听信太监谗言,全军覆没,被瓦剌……就算是蒙古吧。被蒙古人所捕获。”
“蒙古人借着皇帝的名义,打到了都城下面,现在朝廷上的官员们扶起了另一个宗室作为皇帝,但是现在需要打一场都城的保卫战。”
“那么,在五军都督府的所有高级将帅,都跟着皇帝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这场战斗该由谁来做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