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父王久病,孙儿作为儿子,时时揪心。”
“既然番邦海商手中或有灵丹妙药,孙儿愿意随太常寺前去,为父王求药。”
说到这里,朱允炆大礼拜下。
一个头磕在地上,双眼紧闭,静静的等待着朱元璋的决断。
良久的沉默之后。
朱元璋的鼻腔里终于淡淡的嗯了一声。
“你既然有此孝心,足见平日的书没有白读。”
“既然如此,咱便派你和太常寺少卿黄子澄一起,前往松江,向那些番邦商人寻药。”
“谢陛下恩典!”
朱允炆大喜。
他又一次通过了朱元璋的考验。
刚才在偏殿,朱允炆盯着这一份奏疏看了又看。
从这封奏疏的署名,到朱元璋当时的反应,以及皇帝把这奏疏交给自己看的原因,可谓在方方面面都考虑周道。
然后再维护朱元璋三令五申的法令,与展现自己孝道之间,朱允炆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
好在,朱允炆赌对了。
还获得了能够接触外朝,前去为父求药的机会。
若是母亲知道自己的表现,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朱元璋并不清楚朱允炆的心理活动,只是继续叮嘱道:
“不过你切记,不能干预太常寺的事务。”
“而且那些番邦商人极为狡诈,你年纪尚轻,要多听多看。”
“去吧,收拾收拾,不要耽搁,即日启程。”
朱允炆恭敬退下。
“你好好歇着吧,咱也回去了。”
朱元璋合上最后一本奏疏,只觉得脖子一阵酸痛。
这段时间每日伏案将近十个时辰。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都快要散架了。
“昨日河南来报,之前决堤的地方已经全部修补完成。”
“咱打算这几日再去找找朱小子。”
朱元璋站起身,用力的伸了个懒腰,浑身的骨头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那小子既然能有手段搞来造反的钱,他就能解决朝廷的财用大计。”
“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老老实实给咱出谋划策就罢了,不然等咱查出来。非要拿他的财用来补贴朝廷不可!”
听着朱元璋着略有些赌气的说辞。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想了想,突然看向朱元璋:
“爹,如果有机会的话。”
“儿子想见见那位小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