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肉身的无上法门!”
他忍不住赞叹出声。
“此功不似我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也不同于九阳的煌煌霸道,它竟是以精神驾驭气血,反向淬炼筋骨皮膜,如龙象踱步,每进一步,根基便厚重一分。这……这简直是为佛门护法金刚量身打造的神功!”
身为道门大宗师,王重阳的武学见识何其广博。
他一眼便看穿了这门武学的根本,更从中窥见了一条与道家截然不同,却同样能够通往武道之巅的煌煌大道。
他很快便沉浸了进去,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抚掌赞叹,整个人都陷入了物我两忘的参悟状态。
而另一边,顾渊也已然将心神,完全投入到了那数卷《九阴真经》之中。
他解开金线,展开第一卷羊皮。
入目的,是总纲。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
玄奥的文字,在他那堪比超级智脑的识海中,瞬间被解析、重构、理解。
他前世虽未曾学过九阴,但对其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此刻亲身研读,才真正体会到这本经书的博大与恐怖。
它几乎涵盖了武学的所有方面。
从最基础的“易筋锻骨篇”,到疗伤圣法,再到点穴、解穴、闭气移穴的法门,乃至后面的“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等一系列阴毒狠辣的武技……包罗万象,无一不是当世顶尖。
顾渊的阅读速度快得骇人。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一卷卷经文的内容被他尽数吸收、消化,并在识海中与自己已有的武学体系进行印证、比对。
一炷香。
两炷香。
一个时辰过去。
当顾渊将最后一卷羊皮卷放下时,整部《九阴真经》的奥秘,已然被他洞悉了七七八八。
他缓缓闭上双目。
顾渊的心神,前所未有的专注。
他要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一步——融合九阴九阳!
然而,就在他尝试着调动一丝九阴之气,试图与九阳之气产生接触的瞬间。
“轰!”
两者甚至还未真正接触,仅仅是气息的对撞,便让顾渊闷哼一声,面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立刻斩断了推演。
怎么会这样?
他睁开双眼,眸中充满了凝重与不解。
他的悟性远超前世,对两部经书的理解也绝对足够深刻。
可为何,连最基础的融合尝试,都会引发如此剧烈的反噬?
一道道线索,在他脑中飞速闪过。
他想起,前世记忆中,张无忌身负九阳神功,后来也学了九阴中的疗伤法门与武技,却安然无恙。
为何?
顾渊瞬间明悟。
张无忌用的是“术”,而非“法”!他只是借用自己雄浑的九阳内力,去驱动九阴中的招式与技巧,好比用一台至阳属性的发动机,去带动一些中性的工具。他从未真正修炼过九阴中那会产生本源阴气的核心内功!
他又想起了斗酒僧的初衷。
那位奇人认为《九阴真经》偏重于阴柔,才创出《九阳真经》以求平衡。
这说明,在创作者本人看来,这两部经书就不是奔着“阴阳互济”去的,而是走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
一个,是焚尽八荒的至阳。
一个,是冰封万里的至阴。
它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强行将它们扭在一起,结果只有一个——相互湮灭,同归于尽!
这已经不是武学的问题,而是最底层的规则冲突。
“原来……是这样。”
顾渊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胸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失落。
难道,九阴九阳同修,当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难道,自己也要像前世那些武学宗师一样,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取舍?
不!
不甘与执拗,从他心底最深处猛地升腾而起。
他顾渊重活一世,不是来重复前人老路的!
旁人做不到,不代表他顾渊做不到!
他的武学阅历,还不够!
他的思路,被局限在了“阴”与“阳”的直接对抗上。
他缺少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缺少一把能够调和这两种极端力量的“钥匙”!
什么,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