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立太子
众人纷纷看向武治帝,等待着他的决断。′s′y?w?b+o~o!k..,c,o*m_
武治帝沉吟片刻,目前来看,似乎只有皇后的办法倒是不错。
只是唯一让武治帝有些不爽的就是惩治老六太轻松了,原本武治帝是想让老六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现在看来,为了保全大局,也只得这么做。
“那就依皇后的吧。”
秦昊明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虽说他的爵位被剥削,不知要被关在寝宫中要面壁思过多久。
可对于他来说,至少皇子身份还在,还没有被贬为庶人,那一切就都还有可能。
秦昊明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多谢父皇宽宏大量,多谢皇额娘替儿臣求情,儿臣定谨记于心。”
“立马给朕滚回去。”
武治帝有些厌恶的看了眼老六,根本不想再多见到他一眼。
“儿臣告退。”
秦昊明不敢久留,生怕最后父皇反悔,夹着尾巴灰溜溜的跑了。
“陛下,臣妾也先行退下了。”
余皇后行了个礼,带着人离去。
武治帝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都退出乾清宫。
“今日的早朝便罢了,朕有些累,想清静清静。a:5D4.看¥书%?D -{?追D最?新1_章a\°节§:”
“臣等遵旨。”
众人应道,纷纷起身离去。
秦乾禹行了个礼后,也打算离开,但却被武治帝叫住了。
“老十三。”
秦乾禹脚下一顿,立马折返了回来。
“父皇,不知找儿臣还有何事吩咐?”
武治帝并未开口,而是等所有人都退出了乾清宫后,只留下他们父子两人,这才幽幽一叹。
“老十三,你说朕数十年一日,辛劳政事,更是时常批阅奏章到深夜,朕于整个大夏而言,不说有多大的功劳,至少还有苦劳。
为何事情总是跟朕所想的背道而驰,为何会变成这样,朕难道真是亡国之君吗?”
秦乾禹看着父皇,心头一紧,此刻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要说父皇这几十年来,的确是兢兢业业,可朝堂上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差。
现如今王贵妃更是闹出了这种事情,即便她死了,也不让人安心。
有那么一瞬间,秦乾禹甚至都能够感觉到,父皇像是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一般,整个人都有气无力。
“自古以来,贪官污吏是杀不尽的,而父皇能够与满朝文武周旋至此,已是实属不易,此绝非父皇之过。,?·比@奇o?中~文ˉ网¥t- ;?免2£费¨@阅*?读?¥”
“话虽如此,可朕却拿这些贪官污吏没有半点办法,无法做到像先贤那般,惩奸除恶,终究是朕老了,有心无力了。”
武治帝轻叹一声,旋即眼中闪过一抹光芒,看向老十三就像是看待一个新的希望一般,道。
“自生下老大到现在,朕始终没有立下太子,老十三,你可知为何?”
秦乾禹微微一愣,摇了摇头,他的确是不知道。
因为历朝历代一直以来,都是以尽快立下太子为重,减少朝廷的争斗。
这也是为何古代太子都是立长不立贤的原因。
但武治帝不同,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到了现在也没有明确的告知,他究竟要立谁为太子。
“因为朝中尽是些贪官污吏也罢,就连朕的这些儿子,也是一个个心怀不轨,满心祸水,盯着朕手中的这点权利以及银子。”
武治帝说到这里,心中怒火喷涌。
“朕心知皇权四散,想要重新掌握在手中,便要令这些贪官污吏相互猜忌和攻讦,令他们相互之间斗得两败俱伤,朕才能坐收渔翁之利,收回皇权。
因此朕才迟迟没有立下太子。
可事到如今,朕实在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斗不过这些奸臣,倘若再这样下去,恐怕整个大夏都要走向灭亡。
因此朕想要立你为太子,老十三,无论是你的人品还是权谋,都要胜过朕当年许多,将大夏交由与你,朕才能够放心。”
秦乾禹听完父皇的话,也终于明白了过来。
武治帝之所以不立太子,无非就是因为皇权势弱,想要利用制衡一道,来平衡各方势力的权势,让他们为了太子之位,斗得你死我活。
只有这样,皇权才能够得以喘息,并趁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收回皇权。
可最终事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