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贤才?庸才?
“不知是何人?”
许瀚文开口问道。*l¨u,o,l-a¢x¢s-w,.?c*o?m*
武治帝使了个眼色,赵嵩立马就将之前秦乾禹呈上来的资料递到了许瀚文手中。
许瀚文接过一眼,眼皮子止不住的跳了一下。
祢正平!
怎么会是他!
对于祢正平这人,许瀚文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去年的科举考试,他就是主考官。
当时祢正平因为才华极其出众,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无人能与他比肩,最终不出意外的夺得了状元。
可许瀚文却暗中将自己儿子的试卷,跟祢正平的调换,最终顶替其功名。
祢正平因此名落孙山,可这贱民却不知好歹,妄想在考场大闹,引起其他考官注意,以证清白。
殊不知,官官相护,最终许瀚文甚至都没有露面,祢正平就被一群侍卫打了个半死。
要不是武治帝今日提起,他早都已经忘了此事了。_l!o*v!e*y!u?e¨d?u.._n!e.t¨
可是,为何武治帝会突然关注到这个人?
难不成是当初做的事情吗败露,武治帝秋后算账来了吗。
这不可能啊。
有谁能替那个贱民出头。
再说了,也没有证据。
许瀚文不明所以,但表面上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摇了摇头道。
“陛下,臣见过的人实在太多,并不记得。”
“国相身为天下读书人之首,按理来说,满腹经纶之人,国相都应该有所了解才是,既然连国相都不认识,看来此人也是个才疏学浅之辈。”
武治帝淡淡的点了点头。
“老十三,你说此人有状元之才,欲将其揽入到杨家军中,看来并非如此啊,还好赵嵩让国相前来辨认一番,否则你只怕是被人给骗了。”
事实上,秦乾禹招揽到什么杨的人才,武治帝并不是很关心。
因为他只需要秦乾禹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为君就可以了。
可他也不希望,有人招摇撞骗,欺骗了秦乾禹,否则传出去,岂不是说堂堂皇子,有眼无珠,他脸上也无光啊。_h*o?n`g\t\e·x?s~..c~o~m/
许瀚文心中恍然,原来祢正平是傍上了十三皇子这颗大树。
他自然知晓,祢正平虽说心高气傲了些,但的确是有些才华。
如若让他加入杨家军,那岂不是强强联合。
这是许瀚文绝不想看到的。
事实上,就算祢正平是个废物,许瀚文也要从中作梗。
只要能给秦乾禹添堵,他乐得其中。
“陛下,你一提起状元之才,臣这才想起来一件事!”
许瀚文假装一副猛然惊醒的模样。
“何事?”
武治帝开口问道。
“此人我认识,去年科举考试之时,此人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才疏学浅之辈,名落孙山之后,却心怀怨气,在考场大闹,非说自己有状元之才,由此可见,此人是个心胸狭窄之人,臣为了让他不影响其他人,便将他逐出考场。”
许瀚文说到这里,冷笑了一声,转而看向了秦乾禹。
“事后臣彻查之下,发现此人还在考场上徇私舞弊,此后臣更是听闻,他整日游走于烟花柳巷之地,靠着几句不知从哪儿抄录来的诗词,造谣撞骗于青楼女子,哄骗其钱财。
饮醉之时,更是狂言满朝文武,衮衮诸公,皆是一群贪官污吏,更是当众辱骂陛下,治国不当,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十三皇子之所以认识此人,甚至还想要将他招揽进杨家军中,必然是因为两人此前都喜欢寻花问柳,沉迷于酒色之中,臭味相投,惺惺相惜。
陛下,杨家军可是我大夏精锐,纵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既然十三皇子要重建,那就绝不能辱没了杨家军的威名,可十三皇子却知法犯法,徇私舞弊,上欺天子,下欺臣民,依臣之见,陛下应当收回十三皇子的兵权!
否则再让他这样胡闹下去,别说杨家军的名声将毁于一旦,甚至连同整个大夏军队的名声,都将臭气熏天!”
许瀚文不愧是国相,嘴皮子功夫就是厉害。
他拍马屁时,能让人心情舒畅,拍到恰到好处。
可当他控诉之时,抬手之间,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言语比之刀剑还要锋利。
仅仅是几句话,就令秦乾禹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