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时兴起所作
“奴才遵命。μ卡t/卡′=e小¢?说??网?=( ??更\新#]¤最?快!”
赵嵩点了点头。
“陛下,十三皇子求见!”
就在此时,守在御书房门口的侍卫喊道。
“老十三来了?让他进来吧。”
武治帝回到了龙椅上坐下。
秦乾禹身着蟒袍,大步走了进来,刚要下跪行礼之时,武治帝摆了摆手。
“老十三,行礼就不必了。”
此话一出,足以可见他此刻对秦乾禹的喜爱之深。
秦乾禹有些不解,好奇的看着武治帝。
“朕问你,这三首诗,当真是你亲自写出来的?”
武治帝问出了心中最为好奇的问题。
都说知子莫如父,秦乾禹小时候在学堂上课的时候,不是逃课,就是在学习时调戏宫女。
要么就是趁着夫子专心教导之时,偷跑出去偷看宫女洗澡。
从小到大,他连最基础的四书五经都没学会。
武治帝也是伤透了脑袋。
本以为老十三的一辈子也就是个文盲了,谁曾想突然有一天,变成了名动皇城的大文豪。.q!i`s`h′e\n/x·s..!c,o_m·
这如何能不令武治帝激动。
“回禀父皇,这三首诗的确是儿臣一时兴起所作,多有不好之处,还望父皇见谅。”
秦乾禹谦虚的说道。
听到此话,武治帝也是有些无语。
论装逼,还是老十三在行。
什么叫做一时兴起所作?
简直是放屁!
“老十三啊,在朕面前,你无需如此多礼,朕已经看过了,你这三首诗,何止是不错,足以流传千古啊,从你的诗中,朕能够感受到你的忠心,能够看出你的心意!”
都说阅剑知其主,同理,阅诗一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性。
“多谢父皇夸赞。”
秦乾禹笑着说道。
“你说吧,想要什么赏赐,只要不过分,朕一并允诺。”
武治帝豪迈万丈的说道。
秦乾禹闻言,脸色却是没什么变化。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武治帝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不过分。
那摆明了就是不能要钱,也不能封王拜相。
他现在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s+h_u.x.i?a\n!g_t.x′t¢.-c?o_m~
至于其他的,有和没有,几乎没啥区别。
“父皇,儿臣今日来,是为军令状一事而来的。”
秦乾禹没有要赏赐,只是说出了此行目的。
军令状一事,本就是武治帝为了防止老十三拥兵自重之后,生出别样之心,所以才听信谗言,想要在杨家军中安插几个监军。
如此一来,老十三的一举一动,都在武治帝的眼皮子底下。
老六谋权篡位一事,就是前车之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武治帝不得不防。
可直到老十三这三首诗一经出现,武治帝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他。
他这个儿子一心为国,有着雪耻国仇家恨之志,岂会是老八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因此,武治帝心中其实也是有些后悔的。
正当他打算撤去军令状一事时,老十三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如今老十三亲自提出,那他不介意顺坡下驴,此事作罢。
“军令状一事,朕就当……”
武治帝话还未说完,赵嵩已然明白过来,他要说什么,当下大声喊道。
“陛下,金口一开,驷马难追啊,您身为当今天子,如若言而无信,日后如何服众,国相他们只怕也会来闹事的。”
武治帝冷冷的扫了一眼赵嵩,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国相怎么会知道。
赵嵩身如筛糠,他也不想顶撞武治帝,可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里了,如若就这样放过秦乾禹。
那他所做的一切,岂不是前功尽弃。
但现在话都已经说透了,武治帝也不可能明着反悔,反正到时候就算老十三完不成,他也可以从轻发落。
“老十三,你也知道,朕身为天子,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万万不可能更改,如若你是来找朕解除军令状一事,还是免了吧。”
“父皇误会儿臣了,儿臣想说的是,拥有状元之才的将官,儿臣已经找到了。”
秦乾禹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