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好计谋,好手段
武治帝面露恍然,他之前的确是和秦乾禹有过约定,无论秦乾禹做生意赚了多少,他都得分三成。±零)·点<\|看-?书* &?;已??发?*布2最-3\新$$章&|节¤°
而今秦乾禹安置遗孀,也的确是用的他的钱。
武治帝年轻时英勇善战,征战八方,为大夏开疆扩土。
登基之后,治理朝政时,却有些力不从心,多年来他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虽已能够制衡百官,可于他而言,治国依旧无比的头疼。
否则国库也不可能多年赤字,百姓只能够勉强维持生计。
他自然知晓,民间多年来怨声载道,对他颇有言辞。
可他也没有办法啊,朝中奸臣当道,他也是有心无力,想要改变现状,可问题是连一个能够嘱以重托之人都没有。
杨家满门忠烈,他对杨老将军可谓是非常的放心,可最终也战死沙场。
武治帝纵然身为帝王,有时候也会感到深深地无力。\w?e\i?q~u\b,o^o-k!.?c,o·m_
而现在,秦乾禹拿他的钱,安置遗孀,使得数万遗孀对他感激涕零,称他为秦大恩人。
这是武治帝以前从未做到过的,怎能不让武治帝龙颜大悦。
“很好,老十三,原来你是在为朕做事,朕的十个儿子之中,也只有你一心一意的为朕着想,为江山社稷着想,不参杂任何私心。”
“陛下,十三皇子分明就是在诡辩啊,你可万万不能被他蒙骗,他分明就是想要……”
许瀚文连忙开口。
可他话还未说完,却被武治帝冷声打断道。
“蒙骗?怎么,混账,你还想说老十三是想要蓄意谋反是吗?孰忠孰奸,朕尚能明辨!
不像朝中某些奸臣,整日只知道忽悠朕,说什么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甚至弹劾老十三这样的忠臣!
今日一番审查下来,百姓究竟过的如何,朕是看不到吗!
朝中除了老十三外,还有谁是为朕考虑过的!”
许瀚文被骂的狗血淋头,一时间也不敢再开口。|′白§?马·书=$_院? ]?最,%-新¥章?.节′×更D1新>?|快>ˉ¨
任谁都看得出来,在秦乾禹的一番完美的操作之下,算是彻底洗清了造反的罪名,更是获得了武治帝的信任。
杨家女眷们也是佩服不已,哪怕是杨老夫人都暗叹一声,十三皇子果真是人中龙凤,扶大厦之将倾。
此等绝路,竟也能够让他有惊无险的度过。
来自杨木兰的声望值+156
来自甄书悦的声望值+139
来自杨玉懿……
反观许瀚文等一众文官,脸色难看的就像是吃了屎一样。
眼看都已经将秦乾禹逼到了绝路,就要给他订上造反的罪名时,竟让他盘活了过来。
还得到了武治帝的信任。
这是他们绝不愿意看到的。
但许瀚文此时也没了办法。
“黄爱卿弹劾老十三一些子虚乌有的罪名,险些令朕错怪了忠臣,他陷害忠良,以下犯上,国相,你认为朕应当如何处置他?”
武治帝冷声问道。
黄子戏满头冷汗,不禁看向了许瀚文。
“陛下,依臣之见,黄状元虽误会了十三皇子,却也是为大夏着想,看在他一片忠心的份上,此事不予追究。”
许瀚文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声。
这话给杨家众人气的不轻。
尤其是杨玉懿,她此刻恨不得一拳砸在许瀚文这条老狗的脸上。
不予追究?
说的倒是轻巧。
黄子戏污蔑秦乾禹,污蔑杨家,下场就是贬为庶民,发放至教司坊内,一辈子翻不了身。
轮到黄子戏这里,仅仅只是不予追究?
武治帝的脸色也是沉了下来,眼看一股怒火就要爆发,许瀚文紧接着说道。
“自古以来,冒死直谏者,纵然有所误会,也不应当背负罪名,否则日后谁还敢忠心谏言,陛下,臣这都是为了你考虑,为了大夏着想啊。
如若今日处决了黄状元,那么民间也只会说,黄状元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反而陛下太过计较,日后也无人敢为陛下分忧,更不敢冒死揭露贪官污吏,还望陛下三思。”
“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黄状元虽有过错,罚一年俸禄即可,他乃是我大夏栋梁之材,忠心为国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