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烽烟乱 > 741 定海神针(番外2)

741 定海神针(番外2)

在行进到凤阳祭祖后直接向西。

他们效仿数百年前的赵构,在杭州扎下了行在,彻底住在哪里不走了。

而且其在杭州也没有急于称帝,反而将自己关起来,闭门谢客,整整三年时间为崇祯皇帝守孝。

如此一系列的骚操作,不但让南京几乎完整的朝廷机构大跌眼镜,就连那些依然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州府,对此也是瞠目结舌。?\小;e#说}宅¢?= ]-=最.新a,章(节§更¤新^=?快2

在这种情况下立刻有人动了小心思,他们先是大讲太子已被奸人囚禁了,而后更是直接怀疑太子的身份有假。

企图另立皇帝,可每每到了这种时候,远在杭州守孝的太子就会出现,调动兵马施展雷霆手段平叛,

一时间,马世英,唐王,等数波势力遭到打击,而朝廷对待这些人的手段也极为严酷。

很快便逼迫马世英跪地请罪,唐王更是亲自走进囚车来到杭州,向太子负荆请罪。

朱慈烺在处理这些反叛势力时,手段极为老练,就比如对于为首之人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大加重用。

而那些投机分子却被纷纷斩首,一个都没有留下,通通诛杀九族。

在如此三番五次处理过后,朱慈烺轻飘飘的再次躲起来守孝起来,硬生生让大明处于*****的状态之下。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是朝廷不能立刻调集兵力,收复已经沦陷的区域。

而好处便是天下的言官忽然发现,没人做事,自己居然找不到批评的对象了,甚至连裁判自己也找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趁势入关,将北京城里的李自成打的丢盔卸甲。

李自成只来得及,带着那些百官身上榨出来的银子仓皇逃窜。

而丢了北京城,又丢了关中的李自成,此时看着天下破烂的样子,愣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

无奈他只能向杭州的朱慈烺求助。

而后,对方也只是得到一座空空荡荡的洛阳城。

自此,中原的李自成,关中的孙传庭,川蜀的张献忠,数股实力时而联合抗清,时而也会爆发一点小摩擦。

天下却在这种情况下,渐渐稳定了下来。

另一边。

某座雅间内,数名穿着不凡的男子围在桌旁,个个愁眉不展的盯着面前的酒菜唉声叹气。

“郭大人,听说前几日,你去信请求太子移驾南京了,不知殿下的意思是?”

“还能如何,不过是了无音信罢了!”

“真是岂有此理,天下危在旦夕,而他,居然躲在杭州守孝?”

“徐大人切莫胡言,小心隔墙有耳啊!”

说着,几人相继苦笑起来。

没有太子在那劲主持大局,他们便只能竭力的去维护。

通过各种协商勉强维持着局面不坏,倒也别说,以往他们对那些言官虽然算不上有什么好感,但也没有觉得他们有多可恶。

可是而今,但凡有言官敢说一句话,南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能把他们的打的亲娘都不认识。

他们也很无奈啊,不这样做,那是真没有办法啊。

而太子不在南京城,也就直接导致了护卫南京的兵力很少。

无论是对岸的李自成,还是清军,数次试图进攻南京。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自保,久而久之倒也出现了几个勉强可以稳住局面的大臣。

其中,一个是曾剿灭过无数贼并的朱大典,另一个,却是曾经有过小心思其他小心思的马世英。

最后一个更是让人想不到,居然是被人举着想要当皇帝唐王。

就是这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人,在南京城要么依靠藩王的身份,要么用退休官员的身份,硬生生依靠着强大的号召力,将朝廷这杆大旗给撑了起来。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远在杭州的太子朱慈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反对。

不同意。

不反对。

装聋作哑的处事态度,恰恰让有功者不能沾沾自喜,有过者也能获得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否则,朱大典等人也绝无法掌权。

“希望这次可以说动宋总兵出手吧!”一名长须男子叹了口气,拿出兵部发布的调兵折子,默默祈祷道。

“要我看,他必定会出手的!”其身旁一人,十分肯定道。

“为何?”立刻有人反问起来。

“不知几位发现没有,这三年来,每一次朝廷遇到有被覆灭的大危机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