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烽烟乱 > 171出征

171出征

171出征

“呼……”

宋哲倒吸口凉气,实在是信中传达的讯息,也太过让人震惊了。+h.o/n\g+t-e~o¨w^d?.~c~o^m¢

与其说是一封书信,倒不如说是道军令。

信件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总督府给他们下达的调军命令,要求他们全军出动,配合总督亲自带领督标营,前去攻打盘踞在颍州的袁世忠残部。

后半部分的内容,则是江明在信中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详详细细的讲给了他们听。

总督的命令刚劲,只在信中点出了时间、地点、以及几方势力汇合的具体时间等。

原来,盘踞在颍州的流寇是袁世忠逃离后,留下的规模最大的流寇了。

他们不但占据颍州城池,城内流寇更是多达万余之多,是袁世忠留在凤阳府的最大钉子。

这伙流寇实力强劲,而且储备的粮草等物品也很充足,不断支持着境内的其他流寇。

甚至山贼强人都在向他们靠拢着。

此伙贼寇不灭,可以说整个凤阳府的流寇只处理了一半,依然是坐在火药桶上,一刻都别想得到安宁。

如此眼中钉,肉中刺,朱大典自然是不肯让其在身侧酣睡,就算他自己能忍,凤阳距离南京可谓近在咫尺,那些住在南京的士绅都不会允许。¥!零?.?点:看÷$×书( a更^新?<最t/?全ˉ¢

果然,在剿灭了袁世忠这个大祸以后,凤阳府的精兵强将立刻被调集起来,跟颍州的流寇打干了数次。

可对方的战斗力着实不弱,就算有总督大人亲自督战,数次都止步在城下不得不放弃进攻。

久而久之,凤阳府将领渐渐松懈,朝廷因为种种原因考量,对总督的钱粮支撑都在越发的收紧着。

在这种情况下,剿灭盘踞在此的流寇希望也在变小,但是此地距离河南太近了,而河南也是流寇肆虐的重灾区,若不能尽快解决此盘踞此流寇,无数流寇就很可能将颍州当做撬开凤阳府的一把钥匙,从而吞灭正个凤阳境内。

虽然这些年流贼闹得乱哄哄的,但也只是如同苍蝇一般的飞来飞去,正真占据的城池没有几座。

朱大典现在没有能力平定乱局,南京城的那帮官员可不会耐着性子等下去。

这不!一合计以后,直接磨刀霍霍,准备将这个办事不利的总督大人拿下换个人试试。

朱大典能做到总督,在朝中也是有耳目的,眼见朝中局面对自己越发变得不立起来,自己心中也越发焦急。

银子,没有!

粮食,没有!

官位,这玩意就算自己是总督,也不能像钞票似的无节制的扔出去不是!

常言道,手里没把米。_a-i/l+e·x^i?a*o~s_h`u_o~.\c¢o?m′连只鸡都别想轻易的抓住,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何止是只鸡呀!

那尼玛是货真价实,成千上万的流寇啊!

总督已经彻底慌了,以前还能用每月分发饷银的事,逼着境内的武将去蚕食流寇去,如今他可是没有时间水磨了。

必须一战定乾坤,若是将这伙最大的流寇给灭了,不但能让朝里面的人无话可说,也能极大打击境内流寇的士气。

可是就自己积极可不能,其他将领都跟大爷似的越发不服管教,自己拿的住的人没几个。

此时大明的军规是,斩首敌军首级一人,就能获得十两银子奖励,斩杀敌军将领奖励更高。

在和袁时中打的时候,总督大人手头还宽余,很多将领都还听自己,可是现在……

心里真踏娘没底呀~~

这不,有点本事的将领听了都问,前去剿贼的时候月例增加多少?砍颗人头增加多少?

等听到总督府自己也没银子以后,直接将脑袋摇的跟波浪鼓似的。

没钱谁会愿意出力?

他们可不在乎境内有多少流寇,这玩意对他们来说可是多多益善的,打不过咱们可以放放再说,打得过的可就是地里长出来的银子了。

这些还是有本事的将领,其他平庸的听了将领,第二天不是死了人就是自家房子着火了。

其实他们到不全是害怕流贼凶悍,毕竟他们都是当官的,流寇在厉害自己都可以扭头就跑呀。

事情的真实状况就是经过这么多年时间,这帮将领不是和兵血就是各种克扣银子。

手下一个个都比乞丐还惨,拉上去不光是送人头,这玩意被总督看到了还不得弄死自己啊!

还不如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