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如刀,卷着鹅毛般的雪片呼啸而过,将整个秦岭山脉笼罩在一片苍茫之中。
夜色已深,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只有雪地反射出微弱的白光,勾勒出山峦起伏的轮廓。琅琊王李冲勒住缰绳,抬手示意身后的护卫停下。他身披黑色貂裘大氅,兜帽下露出一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正紧盯着前方蜿蜒的山路。雪花落在他的眉睫上,很快凝结成细小的冰晶。“王爷,前方三里处发现吐蕃人的踪迹。”一名护卫从风雪中策马而来,低声禀报:“他们走的是官道,速度不快,似乎没有察觉我们。”李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格桑这个老狐狸,以为走官道就能安全返回吐蕃?太天真了。”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心腹护卫统领赵无咎,“无咎,按计划行事,带二十人绕过去,务必在他们到达松林前截住。”“属下明白。”赵无咎抱拳领命,随即点齐人手,策马隐入风雪之中。“王爷,我们是否现在就追上去?“另一名护卫问道。李冲摇了摇头:“不急,让格桑再多走一会儿。等他以为自己安全时,才是最好的时机。”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雪花落在他的脸上,冰凉刺骨。“这场雪下得正是时候。”约莫半个时辰后,李冲带领剩余的三十名护卫悄然出发。他们走的是猎人踩出的羊肠小道,虽然崎岖难行,却能节省大半路程。马蹄裹了布,行进间几乎无声。护卫们都是李冲精心挑选的死士,个个武艺高强,忠心耿耿。山路越来越陡,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深谷。李冲却如履平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王爷,前方有火光!”一名护卫突然低呼。李冲眯起眼睛,透过纷飞的雪幕,果然看到不远处有几点跳动的火光。那是吐蕃使团举着的火把。他抬手示意众人停下,仔细观察地形。这里是一处狭窄的山坳,两侧山壁陡峭,正是伏击的绝佳地点。“赵无咎应该已经就位了。”李冲低声道:“传令下去,准备动手。”护卫们无声地散开,占据有利位置。李冲则带着两名贴身护卫向前摸去,直到能清晰听到吐蕃人的交谈声才停下,藏在一块突出的岩石后。吐蕃副使格桑正骑在一匹枣红马上,裹着厚厚的毛皮斗篷,脸色阴沉。他约莫五十岁上下,须发花白,额头上有道显眼的伤疤,那是多年前与唐军交战时留下的。“大人,风雪太大,马匹都快走不动了,不如找个地方扎营休息吧?”一名吐蕃武士提议道。格桑摇了摇头,声音沙哑:“不行,必须尽快离开唐境,大相的死讯一旦传回逻些,国内必乱。我们早一日回去,就多一分把握控制局面。”李冲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缓缓抽出佩剑,剑身在雪夜中泛着冷光。就在他准备发出信号时,格桑突然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警觉地环顾四周。“不对劲...”格桑低声道,手已按上了腰间的弯刀:“太安静了。” 李冲知道时机已到,不再隐藏,他大步走出藏身之处,黑色大氅在风雪中猎猎作响。“格桑副使,别来无恙啊。”李冲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格外清晰。吐蕃使团顿时骚动起来,武士们纷纷拔出兵器,将格桑护在中间。火把的光亮映照下,李冲看到格桑脸上的震惊迅速转为警惕。“琅琊王?”格桑眯起眼睛:“您为何会在此处?”李冲缓步向前,靴子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声响:“本王听闻格桑大人要回国,特地前来送行。”他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眼中却冰冷如霜。格桑环顾四周,发现山道两侧不知何时已站满了黑衣护卫,弓箭手居高临下,箭矢在火光中闪着寒光。他脸色骤变:“王爷这是何意?““何意?”李冲突然大笑,笑声在山谷中回荡:“格桑大人聪明一世,难道还看不出来吗?”格桑的手紧紧握住弯刀,指节发白:“你想杀我们?为什么?”风雪更急了,雪花扑打在众人脸上。李冲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胆寒的冷酷:“因为你们知道的太多了,而且...”他顿了顿:“你们的死会很有价值。”格桑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你想嫁祸给...豫王李旦?”李冲不置可否,只是轻轻挥了挥手。刹那间,两侧山壁上箭如雨下,数名吐蕃武士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雪地。“保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