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来洛阳城一天的时间便展露了惊人的底牌。
先是打败右卫的强悍骑兵。接着是接管右卫,掌握兵权。最后又是说服了裴炎和娄师德这两人投靠。三板斧下来,洛阳城内的权贵和王公大臣对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豫王有了兴趣。但谁都知道,豫王想要起势,必定要过太子这一关。而双圣治丧一事,正是一个机会。因此,就算这两天裴炎和李显麾下大臣前来拉拢,这些人也都没有明确表态。他们在等。等其中一方取得优势之后再将宝押下去。都是名门望族,谁都不傻,不会轻易将自己卷入朝堂争斗。因为,他们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了自己身后的家族。所以,他们在观望。当然,也有不长眼的人,心急的人,迫不及待选择了站队。这其中有迫于太子的威势,韦家的权势,也有从龙之功的渴望。这两天的洛阳城,几乎都在议论太子和豫王两人谁会成为治丧之人。与此同时,外地的李唐皇室宗亲,那些王爷侯爷,已经各地的刺史大员也纷纷赶到了洛阳城。待所有人到齐,李显以太子的身份召集众人来行宫议事。这一日,寒风簌簌。李旦策马带着刘易从,李元芳和几名亲兵来到行宫。今日的李旦身穿斩衰服,腰间系苴麻绖带,头戴素麻冠,足着菅草鞋,外罩素白麻衣,身上所有玉佩首饰全部卸下。行宫内外白幡低垂,朱漆门廊尽覆素纱,九重檐角悬起三尺白绦,金阶两侧青铜鹤灯皆裹麻布。禁军披白巾值守,宫人素衣捧玉盘穿行,檐下白旌在寒风中翻卷如浪。李旦看了一眼行宫,脸色如常。其实来到洛阳城的那天,他本想进宫瞻仰双圣的遗体,毕竟那是他名义上的父母。但太子和武三思等人以治丧人选还未确定为由,拒绝他入宫。对此,李旦并未生气。一来当时他还要收服裴炎和娄师德,二来见这两人的遗体并非必要。只要他成为了治丧之人,想什么时候见就什么时候见。今日,他就是要当着李显的面,成为治丧之人。“进宫!”李旦整了整身上的斩衰服,一脸严肃入宫。一路上,许多官员纷纷朝他拱手施礼,他只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行宫大殿。群臣汇聚,白色成为了现场唯一主调。李旦扫视了众人一眼,在所有人的施礼之下,缓缓走到右手边第一个位置。这时,偏殿太子李显才缓步而出。“参见太子殿下!”李旦一脸淡然和众人拱手施礼。李显脸色凝重,沉声道:“诸位不必多礼,父皇和天后归天已有时日,但治丧人选却迟迟没有定下。”“如今皇室宗亲和诸位大人全部都在,本宫想在今日定下人选,不知诸位可有异议?”群臣对此事早就知情,面对李旦的询问,自然没有人跳出来反对。李显故作姿态,左右看了一眼,见无人站出来反对,这才正色道: “既如此,那就请诸位各自举荐治丧人选。”话音刚落,武三思便迫不及待站出班列,朗声道:“太子殿下您深得陛下和天后宠爱,想必他们在天之灵也希望您为他们治丧。”随即,几名大臣纷纷站出来附和。“没错,太子是治丧的不二人选。”“陛下和天后归天,太子说了算,这治丧之事,自然是由您来担任。”“太子殿下莫要推辞,还是早早接下此事,尽快让陛下和天后入土为安。”众人的话让李显很是高兴,眼神也不自觉瞥向李旦。却见李旦一副神情淡然的模样,丝毫没有要站出来反对的意思。奇怪,豫王怎么一副毫不关心的样子?难道他就不担心治丧一事被他抢走?李显心中疑惑。可就在这时,裴炎却主动站出来,朗声道:“诸位大人,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在双圣归天之际,日理万机处理朝中大事。”“这区区治丧之事,还是不要麻烦太子殿下。”伸手指向豫王,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之色:“豫王殿下也是陛下和天后之子,乃是治丧的不二人选。”“相比起太子殿下的日理万机,豫王殿下更适合此事。”身为侍中,裴炎在朝中有一定的分量。原本众人听到裴炎投靠李旦,他们还不太相信,但如今裴炎帮着李旦说话,坐实了传闻。李显闻言却是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抹杀意。这该死的老家伙,居然真的要反对他接手治丧一事。冷哼一声,李显朝自己的岳丈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