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面就拉好了,李明将它递给薛仁杲,薛仁杲放入热气腾腾的锅中,心中默数着李明告诉他煮面的时间。
寿面出锅,汤清面白,牛肉红嫩,葱花翠绿,香气扑鼻。
薛仁杲捧着面,双膝跪地前行,来到薛举面前,朗声道:“儿献寿面一碗,祈愿父皇万寿!
唯愿父皇寿元无量,我大秦国运昌盛!”
薛举笑眯眯的看着,心里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不过他自然知道薛仁杲这是在作秀。
但是看到只知一味蛮横强硬的长子能想到这个点子,既表示了孝心,又在百官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孝道,薛举内心也觉得十分欣慰。
自然乐得帮着太子一把。
他挑起面条,尝了一口。
汤头鲜美,醇厚浓郁,令人回味悠长。面条吸满了汤汁的精华,入口即化,却又带着嚼劲。
眼神一下就亮了,继而小口小口的慢慢品尝着。
薛举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吃过这样特别的一碗面了。
好像自从随父亲迁居金城以后,就再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了。
薛举的思绪开始飘向遥远的河东。
想起了自己纯真烂漫的童年,意气风发的少年。
那碗面,正是家乡手法擀制的普通一道美食,却承载着他无数的回忆。
面,被他吃的一干二净,汤也喝的精光。
薛举满足的叹息一声,赞许道:“太子这面,当真送到了朕的心坎里。
朕多少年都没吃过这样一碗家乡风味的地道汤面了。”
薛仁杲被夸的心花怒放,趁热打铁道:“既然父皇喜欢,儿便将他,献于父皇。这样便可时时都能吃到。”
说罢,一指李明,道:“这是从咱河东老家逃难来投军的,被儿于伙头军中无意发现。
此子年岁虽幼,但手艺高超,厨艺精湛,有不亚于伊尹易牙之能。
尤擅烹煮肉食,味道独特,花样百出。
特献于父皇,愿父皇胃口常开,身体康健。”
薛举听后大喜,对薛仁杲连连点头,道:“太子有心了。”
自有伺候在旁的内侍会意,迈碎步过来对李明说道:“走吧,咱们去御膳房。”
李明听得清楚,心中暗自欣喜。
计划成功,己经距离目标近在咫尺了。
趁着收拾东西的功夫,眼睛却在殿内西处打搜索。
在百官内,寻找周老大的身影。
突然,他的目光凝在了大殿的左侧二排。
那里,有一个身着锦服,皮肤黝黑,喝得醉醺醺的虬髯武将。
不是周老大,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