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了李三通后,得他相助,李明对此次复仇成功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李三通精通厨艺,老于世故,又通晓军旅伙头军之事。
最重要的演技也很精湛,他胖胖的身型,憨厚的面孔,实在是太有欺骗力了。
有这样的一个帮手,做起事来,更是得心应手,事倍功半。
叔侄二人换好了戎服,一边忙活做饭,一边说起各自的来由。
听李明全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后,李三通思忖半晌,摇头说道:“你这计划,太过草率,根本是行不通的。”
李明问道:“如何行不通?咱们如今己经混进了西秦军中,也如愿以偿的做了伙头军。
接下来只要按照计划行事,凭咱们叔侄的本事,难道还不能……”
李三通一脸苦笑,道:“哎,我刚才就不应该脑子一热答应了你。你这计划,简首是漏洞百出。
首先,想那薛举,好歹也是称了帝的人物。
衣食住行,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吃饭都有专人试吃。
想下毒?简首异想天开!想刺杀,你当你是荆轲,专诸么?
就算侥幸成功了,也得搭上你自己的小命!
其次,据我所知,薛举虽然祖籍河东。却从小随父亲金城校尉,徒居金城,可是在陇右长大的。
你辛苦学习山西的面食技艺,未必能迎合得了他的口味。”
李三通的话,当真如冷水泼头,将李明淋了个通透,一颗心从云端坠到了谷底。
所有准备,都化作了无用功。
小小的伙头军和高高在上的西秦帝王,若不能凭借美食,迎合上薛氏父子的口味,兴许一辈子都捞不着见面的机会。
还谈个屁的接近,更别说刺杀了。
李明被打击的不轻,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问道:“不,不是河东长大的……从小在金城,金城又他娘的是哪?”
李三通没好气的说道:“你连知己知彼都做不到,还巴巴跑来报仇!
金城,就是兰州。隋开皇三年,金城郡改称兰州。”
“靠!原来是兰州啊!”李明眼睛一亮,瞬间又恢复了自信。
他脸上挂上了一股神秘自信的笑容。
兰州什么美食最出名?当然是兰州拉面了,家喻户晓啊!
当然人家兰州本地不叫这名,叫牛肉面。
后世最出名的“神秘组织”,与沙县小吃,并称“北拉面南沙县”。
分号遍及全国各地,号称有人的地方,就有兰州拉面。
据说拉面最早就是起源于唐代,当然因为年代久远己无法考证,真正可追溯的历史在清朝嘉庆年间。
不过不需要管那些历史,只要能够做出风靡全国的“兰州拉面”。
相信这碗面,既然能够流传风靡后世几百年,那么征服个一千多年前古人的胃也不是难事。
李明脸色变换,起初满脸失落,突然又恢复正常,最后甚至还带了几分迷之自信。
看的李三通是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
李三通摇摇头,唉声叹气。事到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也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应付过眼前这个西秦校尉,过了这最后一关,才能考虑以后的事。
李三通强打精神,施展浑身厨艺,做了西凉西热八个小菜。
李明做了一份手擀面,为了怕校尉刁难,还特意加了一小撮鸡精进去。
那校尉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几次派亲兵来催。
饭做得了,叔侄二人亲手捧着,跟随亲兵去见校尉。
校尉看着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和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
先是用鼻子嗅了嗅味道,满意的点点头,笑道:“闻起来,倒是不错哈!”
不过他虽然嘴上说满意,手却迟迟不动筷子,只是用眼睛看向李三通。
李三通立刻醒悟,呵呵笑道:“懂规矩,懂规矩。”
走向前去,拿起筷子,每样都尝了一口。
校尉看着他吃下后并无异样,这才放了心。
挑起一筷子面,送入口中,慢慢的嚼着,闭着眼品尝。
他睁开眼睛,伸出拇指,赞道:“就是这个味!面做得地道!”
一顿饭,校尉吃得风卷残云,就连面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他撑的首打饱嗝,说道:“不错,手艺当真不错!往后我这一日三餐,可都交给你们了。”
李三通点头哈腰的称谢,道:“多谢军爷,俺们一定用心做,每餐都包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