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大唐:从李世民远亲到肉身成圣 > 第77章 薛举发兵了

第77章 薛举发兵了

隋大业十三年冬。

这个冬天,发生了不少事情。

首先,是从陇西传来的消息,薛举己于今年七月在兰州正式立国称帝,国号西秦,年号秦兴。

立国后,薛举便派遣太子薛仁杲亲率大军围攻秦州。

薛仁杲也是一员猛将,魁梧雄壮,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

城高壕深,素有坚城之城的秦州被他用短短十余日便攻破。

紧接着纵兵全城大索三日,勒索富户,抢掠财物无数,关陇震动。

消息传到长安时,薛家父子都己将都城从兰州迁至了秦州。

听到消息,李渊也坐不住了。

一面收缩兵力,齐聚长安,一面加紧了对关陇门阀的拉拢和逼迫。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在关陇这座山头上,终究难以容下西秦和李氏这两头猛虎,二者间必将有一战。

而且前有族人被屠灭的深仇,后有祖地被占的大恨,李渊也不可能坐视。

不过李渊是世代贵族出身,自视甚高,不满足于像薛举,王世充,窦建德之流仅仅做一个割据一方的草头天子。

他放眼的是整个天下,一心想要做隋文帝杨坚那样的人物。

所以他深知,此时还不是与薛举对上的时机,他还要防备着关陇门阀们,转回头狠狠咬上他一口。

宇文阀的宇文化及还在杨广身边晃荡呢,瓦岗寨的李密可也是关陇世家一系。

(李密祖上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虽然都姓李,但是没关系。)

虽然此时关陇门阀对于李渊占领了长安,挟持了隋恭帝的后果,也不得不捏鼻子认了。

但是只是表面的臣服,他们仍在偷偷的观望,就像捏着赌注等待下注的赌徒。

谁最有望夺取天下他们就押谁,以取得最大化的利益。

若是李渊此时势微,他们自然不介意狠狠的捅上一刀。

所以,李渊在等。

等杨广死,等名份大义到手。

现在的李渊,打的仍是尊隋的名号,所以他只是唐王,对外来说长安仍在大隋朝廷的手里。

杨广积威多年,只要他一天不死,朝廷大义就在他身上,这个天下所有的义军反王都是叛军。

可只要他一死,那就是分崩离析,群雄逐鹿的局面。

这时候手握隋恭帝的李渊,就自然掌握了名份大义。

他深知名份大义的重要性,名不正,则言不顺。

杨广死,隋恭帝没有任何根基人心,只是个傀儡。

到时禅让于他,建唐代隋才合理合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也将震慑暗怀鬼胎的关陇门阀,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到时候才无后顾之忧,全力扫灭薛举,进而统一天下!

(李渊是受隋恭帝“禅让”的,并且建国后封恭帝为公,封北周后代为王,进一步强调唐代隋夺取政权的合法性。

历史证明他这一步棋,走对了。

名份大义真的很重要,不理解的想想曹操。

不管皇帝多么操蛋,但是只要身负名份大义,就会凝聚人心,仍有大批的人才去投效。儒家玩了这么多年的君权神授,效果不是吹的。)

只不过他没想到薛举的动作如此之快,势头如此之猛。

短短半年,己发展成拥兵十余万,对外号称三十万。

没等李渊腾出手来收拾他,薛举自己先按耐不住了。

探马最新报来的消息称,薛举之子薛仁杲大败唐弼,袭破其军,尽收其众。

军势益盛,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往长安杀来。

比李渊更坐不住的是李明。

他跟薛举,以及托庇于他的周老大可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养母白虎被周老大剥皮之后作为祥瑞送给了薛举。

薛举称帝是因,周老大献皮是果,他俩一个都别想好。

他本来想着只要到了长安,把情况跟李渊一说,于公于私李渊都得跟薛举玩命。

到时候他参与进去,随军出征,既立了功,又报了仇,一举两得。

但他低估了李渊的忍耐力,李渊这边迟迟不肯动手,他是干着急也没招。

可不借助李渊的兵力,光靠他自己,想在几十万大军的保护下,杀掉薛举和周老大,那是痴人说梦。

何况本身他们武力值又不低。

李明夜探山寨的时候偷偷观察过周老大,是个功夫深厚的练家子,一身横练硬功极不好对付。

那薛举既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