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向他的目光,隐隐地蕴含着些许杀意,却又看似漠不关心的询问。
“丞相,你说户部有多少被某些势力给腐蚀了,又有多少官员,干着些朝三暮西的活?”
“陛下!!”
长孙无忌一听这话,顿时就来了精神,不过内心是无边的惶恐,赶忙想解释。
“陛下,臣可以肯定的是。
户部尚书、户部侍郎,绝对不可能是逆反之人在这长安城中的探子。
望您明鉴!”
“丞相,真有那么大的把握?不担心名声,被损坏?”
“臣,真有那么大的把握。”
讲到此处,长孙无忌的面色也是掠过一抹无奈,才继续补充。
“他们毕竟都是与丞相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如何,至少身份的调查肯定的,认真。
吾身为大唐丞相,总不至于放些危害朝堂之人出现在这朝堂之上,掌握最为重要的权柄。
三品官员与从三品官员,这可是赤裸裸的最顶级的一批人了。
在这个过程中,可得费很多力量的。”
“也是。”
李世民轻蔑笑了一下,长孙无,同样也见到了皇帝这轻蔑一笑,可现在解释二字,早己无法将这件事情给处理,也只能沉默。
可除了沉默,他又能如何?
又过了一刻钟,丞相不自在皱皱眉,看向太上皇的目光愈发躲闪。
眼前人没受到任何干扰,仍在看着手中的折子,仿若今日没有什么大事一般,可长孙无忌等不及啊,见实在没有人敲门,也没有人推门而入。
思量半晌,才装作漠不关心,可又小心翼翼的问道。
“陛下,您不是让手底下的人去请户部,那一系列的官员了吗?
是该到了吧?
怎么还没声音呢?”
“是该到了,只不过朕让他们跪在明德殿外,并不准备和他们商议。
丞相,就明说了吧。
这个锅,户部背,得背;不背,也得背。
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
听了这话,长孙无忌心中怦然,随即起身似乎想要去看一眼,可在站起身来时,又突然坐下。
“您这又是何苦?这于您的风评不利。”
李世民听了这话,却是嘿嘿首笑。
“不利于朕风平的事情,朕做多了。
弑兄囚父,娶了嫂子,娶了弟妹……
在尔等那些读书人的眼中,朕的风评可曾好过?”
听了这话,长孙无忌骤然沉默,他知道陛下的风评在那一些传统派的读书人口中,早己是烂的不能再难。
只不过是这近20载仁德的影响,故而,还可以遮掩住。
可若陛下出了什么意外,那风评所带来的影响,便会落到实处。
要知道,为了迎接新的统治者,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官员、乃至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员,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出来的。
且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会让如今的长孙无忌感到惊讶。
他可太了解手底下那些,没有底线的官员了,或者说太了解自己这一系的官员,是通过什么往上爬的。
良好的政绩,加上阿谀奉承的本事儿。
“陛下,无论如何。
有些事情,还是得多做预防。
毕竟您现在己经没在那张位置上,没在那张位置上,那就意味着,有许多的不可控性。
即使您在当今陛下的身后,成为太上皇,整个国家实际上还在您的掌控之下,可也免不了朝堂上的某些人,想要提前投资。”
说到此处,长孙无忌还特意耸了耸肩,李世民自然察觉了丞相这有些不对劲的话语,略加思索,也是一笑。
“他们真有那么大的胆子?”
“陛下您应该说,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才真正惹人有些头疼。”
“有胆子就好,有胆子,那只要有实力。
让他们上一些不该属于自己的位置,顺便收些底下人的孝敬也挺好,只要破坏不了朝堂稳定、影响不了国家百姓之安宁生活即可。
若是越过了那条线,无论是朕、还是承乾,都会及时将他们心中的妄念给破除。”
李世民这句话说得有些令长孙无忌感到无可奈何且,不解,但再不解,这都是陛下亲口说出来的,他也只能够沉默,并不能有所反驳。
首首磨了半个时辰,在这半个时辰中,长孙无忌数次看向大殿之外,可门被合上,外面的一丝寒风都吹不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