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出口之言语便不可能更改。
也不要多想,有些时候可以退,有些时候却是不能退的。“
话落,李承乾便往太极殿中走去,杜菏也回头,看向丞相的目光之中也有无数的叹息,李守义此刻也赶忙跟上。
只剩下长孙无忌一人,孤零零站在这太极殿外,在风雪的掩映下,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
半个时辰后,明德殿。
李世民得知了承乾刚才在皇宫外与诸位使节发生的种种,也从丞相口中听出了承乾似乎准备教训些许不太听话的番外之国。
当然,对比于长孙无忌的惊慌失措且想劝解,李世民是淡然,因为在他看来,本来这几年就不怎么安分的西突厥,也着实该好好收拾一顿。
否则,还真不清楚谁才是正宗,谁才是整个天下之主。
丞相的想法,他也清楚,无非就是怕大唐在这政权动荡之时,即使有自己在承乾身后,政局始终还是会动荡,在这个时候,万一对外进行的战争失败。
于大唐而言,可不是好事儿。
但,会失败吗?
失败这两个字,本来就不该出现。
长孙无忌似乎忘了,大唐面对任何一场战争,可曾怂过?
这时,李世民开口了,却是连连的呵斥,看向丞相目光也就愈发的无奈。
“丞相,是不是这十多年安然的时光让尔忘记了,曾经也是上过战场的人?
这十多年的时光,不会让尔这位大唐丞相,连最起码敢战言战的勇气都没了吧?”
“可陛下……”
话还没说完,却再度被太上皇打断。
“好了,真不管尔等心中想什么。
现在,承乾的决议便是大唐的决议,现在大唐的皇帝,就是他。
不要本末倒置!
只要去支持就行,或者尽早把长孙冲、长孙聪两兄弟培养出来,一同退休算了。
尔应该是被这长安城的富贵日子,腐蚀到了骨头,才如此。”
长孙无忌想说些什么,却没说出,他知道皇帝说的,是对的。
自己就是下意识的不敢讨论战争,当初的自己还存在吗?长孙无忌心中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是此时他还得争辩:“陛下,安稳些难道不好?”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的目光,愈发察觉自己不认识眼前人了。
“难道不好?果真是个好问题-_-||。
丞相,非得将所有问题全都扯出,尔才愿意首视曾经的自己?
安稳的前提是,将外敌挡在国外,总不至于在安稳之时,还有些苍蝇在耳边飞去飞来、飞去飞来扰人清闲。
如此安慰自己,是极不好的。”
李世民和丞相正面相抗,他目前代表的应该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只想要安安分分,呵!果真,做官做久了,始终会变得面目憎恶。
长孙无忌垂下头,思索了半晌,才往后退了步。
“陛下,要不这样。
将承乾找来好好谈论问一番,毕竟他当着那么多使节的面说了这话,肯定遮掩不住。
再不济,也会让西突厥那边做好准备。”
“管他准不准备,又有何意义?”
李世民此刻是察觉愈发的奇怪,只可惜啊,自己并不能高坐朝堂,继续镇压许多人。
“承乾既然做了,那他就肆意的去做,没有什么可准备的。
丞相也不要再继续为他操劳,吾等都是给下一代铺路,不要在继续与现行统治者唱反调。
更何况有没有战争,还得打一个问号。”
长孙无忌听了这话,一阵沉默,可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也在心中想到,是时候将长孙冲、长孙聪两兄弟推出来,为家族做这些事儿了。
此时,太极宫中。
李承乾亦是满脸怒意,甚至都没有避着其他人。
“看来,丞相并不完全支持朕。”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冷意还是及时被杜菏给察觉到了,他也是无奈的摊了摊手。
“陛下,还请放心。
长安城中发生的任何事都瞒不过太上皇,何况,此时丞相不是去明德殿了吗?
想必应该会被解决的。
他即使在不支持您,在大势之下,长孙一族还想在长安城中继续存在,那就必须顺着您的意思来做。
太上皇不会阻拦您做任何事,或者您所做的任何事,都有他为您兜底。
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