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在五姓七望、丞相等人的共同下手,您的太子之位都将保不住,吾又无如何会投靠过来呢?
只要追随那几位殿下、追随丞相等,始终可以得到吾认为最大的好处。
这,也是当时长安城内大部分官员的真实写照。
那些没有受到丞相特殊关照、乃至五姓七望特殊关照的官员,无非都是些庸碌之才。
当然,这其中也有些清白之士。
可,清白之士又待如何、又能如何?还不是一辈子只能在一个官位上蹉跎。
吾不想要半辈子的时光,都在翰林职位上待着。
所以,进步。
刚好能干活、能够把活给干好。
故而当时在上朝之时,与丞相站在同一战线、与五姓七望站在同一战线。
他们谁给的利益多,谁给的利益大,那就支持于谁。
相应的,对方也不会……”
说到此处,杨弘礼卡了壳。
“也不会什么?”
李承乾似笑非笑地盯着他,并叮嘱。
“杨大人既然都准备说了,不要说半句、留半句。
还有半句卡在喉咙里,这样很不痛快,不是吗?”
对方听得明白,这是太子殿下的告诫,再度一声叹息。
“殿下,在晋升之时。
他们不会卡吾资历能力,也就是不刁难。”
嗯,这样就说得通了。
之前自己在朝堂上被刁难时,心中也在暗自思索,其他人刁难都还有一定的根据。
可大理寺卿站出来刁难,却是无论如何也有些疑惑的。
毕竟,大理寺乃是老头子在这长安城中看重程度前五的机构。
无论如何,都不该是他们的人。
原来是这么相安无事,双方共立。
如此一来,他倒可以想清楚许多事儿了,老头子肯定也知道。
但就因为杨弘礼能干活,且能把活给干好,又没明确的立场,在朝堂上最终能够依靠的只有他。
故而如此,想到这儿,李承乾的脸上再次恢复了古井无波,看向身形有些颤抖的杨弘礼,很明显,此时此人顺眼了许多。
“杨大人能够坦言,孤觉得尔这人不错。
先回家中去,该干嘛干嘛。
只要能干活,能把活给干好。
孤自不会计较之前的那些恩恩怨怨,大理寺还是交给你这种身后没有谁、或身后只有最高统治者撑腰的人坐镇才是最好。”
杨弘礼闻言,大喜。
就相当于是太子殿下的许诺,也就是说,即使登基之后也不会对之下手,赶忙拱手行礼,连连退了出去。
首到对方的身影消失于书房中,兵部侍郎颜如海的声音才悠悠响起,其间不乏嫉妒与疑问。
“殿下,为何要许诺?大理寺卿换上太子府的人也未尝不可。”
李承乾回头看了他一眼,就包括一旁的杜菏也都回头瞧了他一眼,其中的鄙夷之意,是怎样都遮不住的。
可颜如海此时却没有察觉两人异样的目光,仍然在那儿继续宣讲。
“只要将大理寺卿换成太子府的人,那九卿之一,太子府就可以牢牢的抓住好几个位置。
以此来制衡吏部尚书杨师道,待殿下登基之后,再随便寻个由头,或将他升为三省宰相,或就是将之首接打发回家养老去。
之后,再将太子府的人安插进吏部。
如此一来,太子府再也不会受到长安城内外波涛汹涌的影响。
吏部掌管整个天下官员的考核,再配合上吾如今能够掌控的兵部,必然是绝对的无敌状态。”
停停停!!!
听到这儿,李承乾不得不打断,对方这想的挺美,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尔这乱想,还真是肆意妄为啊?”
颜如海呆住了,不该是这样么。
“殿下,难道不行?”
“难道行?吏部尚书、九卿之一,这两方哪方面好惹?即使孤登上皇位,也不会对之动太多的手。
因为,朝堂需要平衡。
或者说老头子的朝堂,不需要平衡。
但是孤的朝堂,需要平衡,孤并没有那么高的战功,并没有那么得人心。”
瞧着对方似懂非懂的点头,李承乾愈发无奈。
知道颜如海他听不懂,这家伙就是喜欢一根筋。
最终一声叹息,转而吩咐。
“尔先下去休息。”
颜如海被殿下这转换话题的语气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