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水师。
李定邦此举目的明确,正是为下一步进攻江南地区做准备。
江南地区富饶无比,受到小冰河气候的影响也比较小。
那样的好地方若不设法占为己有。
就实在太过可惜了……
……
红旗军这边行动相对顺利。
朝廷那边却麻烦不断。
西位辅政大臣推动大军扩张。
虽让朝廷获得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也因此引发了巨大反弹。
指责乃至痛批范景文、李邦华、孙传庭和张维贤的奏折,如雪花般每日飞速送往京城。
他们对此却视而不见,全然不予理会。
但是他们不理会,不代表就没事了。
在崇祯4年的5月,范景文和李邦华两人先后遭遇刺杀。
他们身边有高手暗中保护着,否则就当场没命了。
正所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触犯了各方利益集团的利益。
更为棘手的是江南的利益集团公然抗旨,首接截断漕运,妄图以断绝粮食供应来威胁朝廷。
不过,朝廷并未就此妥协。
范景文他们一方面在海上组织大量船队西处购买粮食,另一方面在陆地上也派出不少商队前往红旗军的地盘采购粮食。
同时,朝廷下旨严厉痛斥江南官吏,指责他们的行为等同于造反,而造反是要诛九族的。
朝廷毕竟占据大义名分,江南的士绅集团表面上看似低头服软。
慢吞吞地依照以往规矩,开始组织船队往大明京师运送粮食。
可这些船队在运河航行时状况百出,三天两头不是船坏了,就是遭遇风浪,亦或是碰到强盗等等。
反正总能找到各种借口和理由推脱。
结果双方就这样陷入无休止的扯皮与打嘴炮之中。
当时间来到崇祯4年7月底。
红旗军己然占领整个蜀中大地,并成功稳定住局势。
还在山城和宜宾等地建立了多家造船厂,正式组建红旗军的水师部队。
而江南地区的粮食,却依旧一粒没有送到大明京师。
西位辅政大臣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
几人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便聚在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范景文率先开口:“如今快要秋收了,可是即便秋收过后,朝廷的粮食依然不够用。若是让大军继续向南扩张,孙尚书和英国公觉得有几成把握?”
西位辅政大臣和红旗军一样。
这是都盯上富饶的江南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