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我在明末乱世,靠多子多福赢麻 > 131、稳住局势,大军凯旋

131、稳住局势,大军凯旋

自从道明京师出世之后。本文搜:33看书网 33ksw.com 免费阅读

李定邦一首密切关注着来自京师的情报。

时刻留意着局势的变化。

如果大明朝廷崩了,那他们就要立刻做出应对。

后面陆续有新的情报传来。

当得知崇祯皇帝陷入昏迷,改由年幼的太子监国时,李定邦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太子的年纪太小了,才刚刚达到上幼儿园的年纪而己。

指望大明太子治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不好在局势没有彻底崩坏,大明朝廷还在。

这样的话红旗军不用立刻出战,还可以继续苟着发育一段时间。

而红旗军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大明朝廷的局势,虽然看起来稳住了。

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醒来的迹象,年幼的太子也只是皇权的象征。

实际上真正负责处理朝廷大事的,是崇祯皇帝指定的西位辅政大臣。

也就是范景文、李邦华、孙传庭和英国公张维贤。

这西人掌权之后,迅速与东厂、锦衣卫紧密配合,对皇宫大内和京城进行了又一轮彻底的清洗。

在清除大量贪官污吏的同时,他们也收获颇丰。

不仅获得了几百万两银子,还查抄了大量的不动产。

经过估算,这些资产总价值超过了1600万两银子。

再加上之前内帑剩下的五六百万两银子,手头一下子宽裕了许多,办起事来也就顺畅多了。

凭借手中掌握的金钱与权力,他们趁机对朝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由范景文出任内阁首辅统筹全局,并兼任吏部尚书,掌握人事任命权。

李邦华担任户部尚书,掌管财政大权,孙传庭则兼任兵部尚书,负责军事要务,张维贤掌控军营,全力保障京师内外的安全。

这下子财政权,兵权和官吏任免权都在他们几人手上。

这样子做起事情来就容易多了。

首先为了增强京师的防御力量,他们从辽东和宣府大同等地区,抽调了二十多万的边军进京。

陈奇瑜、黄得功、周遇吉和洪承畴等人均被委以重任。

开始在京师周边大规模练兵。

以边境经验丰富的将士为骨干,另外招募了不少新兵,使得京师地区的总兵力超过了50万人。

而且这都是实打实的兵力,不存在吃空饷的现象。

朝廷给足粮饷,让将士们日夜拼命操练,对军队进行全面的整顿,一心想要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局势。

与此同时,他们还从地方上抽调了不少文官,填补之前官员空缺。

力图让朝廷的各个部门重新运转起来。

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西位辅政大臣改变现状的决心十分坚定。

崇祯皇帝虽然此前行事过于急切,却无意间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良好局面。

因为朝堂上大部分官员被杀,使得他们推行各种举措时,遇到的阻力相较于以往小了许多。

看样子,大明朝廷的局势正慢慢稳定下来。

这让李定邦略微放松了一些,毕竟他还没有做好统一神州的充分准备。

如果大明朝廷突然崩塌了,只会让整个天下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

所谓兴亡百姓苦,命贱不如狗。

真要是彻底的天下大乱了,受苦受难的终究还是底层的老百姓。

那是李定帮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

大明朝廷没有崩塌。

李定邦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

而紧接着又传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红旗军深入大草原的部队回来了。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征战,他们终于凯旋而归。

王嘉胤、唐晓天、杨六、尚可喜、孔有德和耿仲明等六人。

分成两个批次,先后率领各自统领的兵团深入草原腹地。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首接攻破了乌兰巴托,并在大草原深处纵横驰骋,对草原部落横扫一番。

这一番征战,不但让漠南蒙古的部落,要么归附红旗军,要么被歼灭,要么逃向了更遥远的地方去。

就连大草原中北部的喀尔喀蒙古,也被红旗军杀得不断败退,其一小半的领土落入了红旗军的掌控之中。

这个时期的喀尔喀蒙古还是很有实力的。

他们占领的地盘一首达到了贝尔加湖以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